|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英国: 中国货船钻入北冰洋寒流 21天抵达英国 震惊世界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极地丝绸之路是什么?


许多专家称,在气候变化下,北极冰层融化开启了新航道,同时暴露了资源、航权与安全的角力。譬如,早在今年初,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川普)强势回归白宫没多久,便抛出争议性言论,主张美国应从丹麦手中“收购”格陵兰岛,称其对国家与国际安全“至关重要”。川普所言虽遭丹麦与欧盟强烈反弹,但也凸显北极在大国竞争中的战略价值,越显重要。

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加速扩建北部海岸的港口基础设施,如摩曼斯克与萨贝塔的深水码头,旨在将北方海路打造成“能源高速公路”,输送液化天然气(LNG)与矿产至亚洲市场。


中国的“极地丝绸之路”(Polar Silk Road, PSR)概念,源自2018年1月习近平政府发布的《中国北极政策》白皮书,分析称这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北翼延伸。然而,专家向BBC中文表示,事实上这一航线并非突兀而生,应是北京长期布局的产物——面对南海局势、红海胡塞武装袭击及苏伊士运河频发事件,北京亟需开发多元战略及商业航线。因此,“极地丝绸之路”一直在规划中。

今年9月初,俄罗斯无人机被指入侵波兰领空,导致波兰关闭与白俄罗斯接壤的边界,“中欧班列”对欧运输也因此中断,中国随后打出了“北极航道牌”。

9月22日,中国“伊斯坦堡桥梁号”的航程,从宁波开始,穿越日本海之后,进入白令海峡,沿俄罗斯西伯利亚海岸蜿蜒北上,途经贝里斯海峡,最终进入北海。来到欧洲后,于当地时间10月13日晚上抵达英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费利克斯托港。之后往欧陆前进,停靠荷兰鹿特丹、德国汉堡及波兰大港格但斯克。

2025年10月19日,货柜船“伊斯坦堡桥号”在波兰格但斯克港卸货。这艘由“海洋传奇”公司营运的船舶完成了“中欧北极快航”(一条穿越北极的新贸易走廊)的货柜试运行。

中国官媒央视及新华社报道,“伊斯坦堡桥梁号”货柜轮满载约4000个标准货柜,货物总值约达人民币14亿元,内含动力电池及服装等货物,标榜是将中国欧洲主要大港连接起来最快的海上货柜航线。目前经营这条航线的香港海杰航运营运长李晓斌对中国媒体说,“中欧北极快航航线”的海温适合运输“热敏货物”及时效性要求高的货品。

据报道,这条北方航道全长约1.3万公里,公开资料称夏季冰况最佳时,航速可达传统路线的两倍。此外,自2023年红海危机以来,全球航运成本上涨20%,迫使许多欧美船公司绕道好望角,延迟达两周。许多中国媒体称,北方海路在此时浮现宛如一剂“速效解药”,高价值的货物如电子产品与昂贵的药品,可在旺季节省数百万美元。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于9月在例行记者会称,中国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一贯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参与北极事务,“中方愿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北冰洋沿岸国家,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国家一道,在北极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和营运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不过,北极专家胡梅尔特强调,北京此举当然不仅是“商业试水”,更是战略布局的序曲。他解析称,中国近年来无疑已大幅扩张其北极/极地能力,今年夏天便有五艘中国研究船只——包括数艘破冰船——在北冰洋执行广泛的研究巡弋任务;去年秋季,中国更与俄罗斯边境巡逻队在阿拉斯加海岸外白令海域进行联合海上巡逻。

胡梅尔特还称,中国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影响力,正如其在世界其他地区般持续扩张,而“北极并非例外”。


中俄关系极地升温

专家表示,此次北极丝绸之路首航,最显著的战略意义是中俄在北极合作的加深。

譬如,位于德国柏林的独立智库、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资深研究员李爱玲(Helena Legarda)周三(10月22日)发布的研究一份报告便称,中国与西方的地缘政治竞争,正迅速扩展至北京视为其战略野心至关重要的领域——外太空、极地地区、网络空间与深海。

她解释说,这些地带,在习近平主政下这几年被称为中国的“战略新边疆”(strategic frontiers),而随着科技发展,北京正扩大在这些地带军事与商业的双重存在,以迈向强国之路。但她强调,北京并非独立行事,俄罗斯已成为中国在外太空与北极野心的关键伙伴。

日本防卫学者、美国保守派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非常驻研究员长尾贤(Satoru Nagao)博士也强调,事实上,在入侵乌克兰之前,莫斯科对中国北极的行动并不支持也心怀戒备。他说,譬如,几年前一艘中国调查船使用北极航道时,俄罗斯事实上感到戒备,认为另一艘中国核潜艇未通知莫斯科便护航该调查船穿过航道。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2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