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房屋出租: 豆瓣書店一年租金24萬,營業19年老板決定閉店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如今,這種對“個人自由意志的扞衛”成本日漸漲高,到達了某個臨界值。知識分子時代的余暉散盡,高校的圍牆越砌越高,人們的注意力分散在短視頻和短劇中,豆瓣書店的逆主流成為一種“不懂變通”“不通世故”的證明。


“沒辦法,因為世界在變化,你適應不了它的變化,就只能離開。”我在2025年這個秋天見到了43歲的卿松。他仍然是一張圓圓的的臉,藏在留長的頭發後面,顯得有點潦草。但臉上有種孩子般的天真,常常難為情。

因為童年遭受暴力,卿松患上嚴重精神強迫、失眠和抑郁。恐懼發作的時候,他無意識地用中性筆在紙上畫水草、樹枝和魚,黑洞洞的線條互相纏繞,把一張紙塞得滿滿當當動彈不得。有一次嚴重到住院,七天沒睡覺。




卿松的畫

書店是他花19年為自己打造的安全屋。“我現在跟你說話是以書店作為我的場域的。如果走到大街上,其實我也不知道該說啥。”卿松說,有一回去看心理咨詢師,約了一年半才約上,一小時500塊。不知道怎麼聊到了神秘主義的事,卿松想起博爾赫斯的短篇小說《永生》,給對方推薦起了書。“在博爾赫斯的世界裡邊,可以成為任何人。你可以成為柏拉圖,也可以成為未來人,你可以成為你喜歡的人,也可以成為你討厭的人。在時間輪回的概念裡就相當於永生。”他們聊了很長時間,咨詢師說,下次別來了。

我問他,如果書店如此重要,為什麼要關掉?


“其實人的天然缺陷就是不安全。人離開母體的時候,就被拋向這個世界。在母親的肚子裡的時候是最安全的,對吧?動物會應激,但是人有理性,所以人基本上是分裂的。”他總有很多道理可講,我問他能知行合一嗎?他訕笑一下,說沒有。“你說的安全感也好,自己地盤也好,這個玩意它是很重要,但是開始失衡了,你沒法生活了。”

從現實的層面看,書店一年租金是24萬,加上員工工資、水電,卿松計算過,一天的銷售額在3000塊就能保本,但狀況是從疫情開始就越虧越多,每個月虧損超過一萬,夫婦倆拿著積蓄往裡填,填不滿。“疫情開始就在賠,只是現在賣的比疫情期間還差,這個也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妻子鄧雨虹說,“在疫情中間,我就覺得疫情肯定會過去的,過去之後肯定會好的,沒想到會變成這樣子。”


北京大學、五道口、藍旗營,曾經安頓了兩個自由的人。2003年卿松22歲,在北大朗潤園裡租了一個大雜院單間,屋內只有一張床,但院裡神人雲集。有一個北大空間物理系的老鄉,喜歡寫詩,喜歡跟土地打交道,不喜歡人。還有一個特別有錢的廣東姑娘,開著一個破吉普,在學校裡四處蹭課。為了解決生活困頓,他去風入松書店打工,在那裡認識了從江西來到北京書店上班的鄧雨虹。兩人先是在書店工作,然後開起自己的書攤,賺了一點錢就再拿去進書,慢慢擁有了這家小小的書店。

“我們那個年代並不焦慮。房租是100塊錢,基本上會有200多來吃飯買書,天天借錢,每個月都借錢,發工資再還錢。”他哈哈大笑,“那個心態我也不知道,反正書店工作的人都好像馬大哈一樣無所謂。”

“你會想回到那時候嗎?”我問。“說不上來,怎麼說呢。”他停止了哼歌,沉默很久,鼠標在屏幕上點來點去,不知道在點什麼。看向天花板,又看向我,看起來很局促。“其實我挺想回到那時候的。”他說。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