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年輕人住養老院火了 能成為主流嗎?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記者 王惠

10月的一天,浙江樂清女孩小蔣像往常一樣,在頤心養老院吃完清淡少油的晚餐,回到自己月租1500元的房間。這個價格,包含了早晚兩餐和保潔服務。她的奶奶就住在隔壁。這是一幅尋常的家庭生活圖景,卻因其發生的地點——一家民營養老院,而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關注。


小蔣與頤心養老院的交集,始於奶奶的主動提議。“奶奶先入住養老院,覺得環境不錯,又知道我在附近工作需要租房,就建議我也申請試試。”10月9日,小蔣對經濟觀察報記者回憶道。

她向院長趙樂萍提出申請時,這家養老院剛於9月20日正式開業,因床位大量空置,便同意以1500元/月的價格接受她的申請。

這背後,是頤心養老院院長趙樂萍為盤活資源所做的探索:她利用村裡已建好的閒置房屋,投入約700萬元裝修成養老院,開業初期因入住率低,嘗試接納年輕人填補空置床位;小蔣入住養老院,並在社交媒體上走紅之後,她便將養老院中的一層作為青年居住區。

當10月16日記者再次致電咨詢時,趙樂萍表示,養老院已對年輕人的入住條件進行了針對性調整,將此前“性格安靜、工作穩定”的篩選標准,明確為“必須與家中老人一同在養老院居住”。


樂清頤心養老院的案例走紅後,又有類似案例進入公眾視野。2025年10月11日,黑龍江哈爾濱市安康社會福利院推出為期三天的年輕人試住體驗活動,其中住宿費用標准為40元/天,餐飲費用需另行支付,單價為20元/天。該活動的相關視頻在短視頻平台發布後,累計獲得超70萬次轉評贊。

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健康學院教授宋健分析,年輕人入住養老院形成的“跨代共居”模式,是在流動社會背景下對傳統家庭多代共居模式的一種替代,對緩解青年居住壓力與滿足老年人精神陪伴需求具有積極作用。然而,該模式能否普遍推廣還面臨多重制約,如雙方核心需求存在差異,政策合規性尚不明確、養老院隱含的福利政策補貼能否以此種方式延伸至青年群體等。因此,盡管個案引發關注,該模式目前仍主要停留在局部探索階段,短期內恐難以實現規模化推廣。

年輕人的“成本賬”


小蔣算了一筆賬:在樂清當地,1500元租個單間不算便宜,但養老院能夠提供早晚兩餐,這可以降低生活成本。此外,她從原居住地柳市通勤至工作地點每日需花費30余元、耗時較久,而現在公交直達僅需幾分鍾,日通勤成本降至4元。按每月22個工作日計算,僅通勤費用一項,小蔣每月可節省約572元。

“居住體驗上,養老院的配套符合我的預期。”小蔣表示,養老院的房間面積不大,像小型酒店式公寓,除了需要公用洗衣機外,其他家電家具齊全。房間與酒店相比更注重實用性與基礎保障。此外,養老院的餐食以清淡少油為主,符合日常健康飲食需求;保潔人員每周定期打掃房間,省去了自己整理家務的精力。

小蔣稱,因性格內向、早出晚歸,與其他老人“沒有什麼交流”。談及“跨代共居”對精神狀態的影響,小蔣說:“該模式的價值在於雙向安心。老年人在這裡得到了照顧,不需要自己做飯、打掃房間,狀態變好了;對我來說,不僅生活更方便,還能經常看到奶奶,更安心”。

當然,這種高性價比伴隨著一定的交換。小蔣說,養老院晚上八點關門,晚歸需要打電話讓保安開門,有點不太方便。這是與在外租房的一個區別。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4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