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媒体:一年死亡近百人,他们为什么还要去?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暴雪也在差不多的时间“袭击”了青海省祁连山区冷龙岭。10月2日,魏名一行12人到达冷龙岭。在此之前,他们本来计划前往甘肃省的扎尕那山徒步,但临时得知封山,所以转移了目标。


前往冷龙岭时,魏名很纠结。“天气预报显示,后两天的天气不好,我担心装备不够用,甚至不好出山。另外,其他人说冷龙岭最后一段路很危险,我担心雨雪会加剧危险。”但她不想扫兴,还是和大部队一起出发了。

魏名和队友都是越野跑选手,体能和户外经验都不错。但实际徒步过程中,在没有雨雪的情况下,她都觉得路很难走。10月3日,三名队友因高反下撤,10月4日凌晨2时,开始下大雪,不过天亮雪就停了。“后来出太阳,天气很好,风景无限,我心想:今天这冷龙岭垭口还不轻松拿下?”


然而,他们下坡又上行,路迹不清且多变,有数次滑坠风险。“到达最高垭口后,下坡的河谷才是噩梦,前脚掌硌得生疼,河边乱石堆又极容易崴脚。傍晚我们实在走不动了,就在河边扎营。前半夜风雨没停,第二天凌晨又开始下雪,早上起床,天地都白了。”

他们在10月5日14时走完最后10公里出山路。这期间雨雪一直没停,困难不断叠加。在徒步的最后几公里,她遇到3名上山的民警,对方说有人报警寻求救援。出山之后,魏名遇到了救援队车辆,被载到了一个汽车站。

10月7日,青海省发布通报称,此次搜救工作累计成功转运被困人员251名,1名被困人员因失温及高原反应遇难。



10月5日早晨,珠峰东坡营地暴雪后帐篷被埋。图/受访者提供


“有腿就行”?

同样在10月2日进入冷龙岭徒步的林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根据他的沿途观察,此行徒步者中有三四成是缺乏必要经验和装备的新手。他认为,正是这部分相信“有腿就行”的冒险者,在恶劣天气下无力应对,最终触发了大规模公共救援。


参与此次珠峰东坡徒步的户外运动爱好者王汉堡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他的观察中,此次珠峰东坡徒步的新手至少占一半。“我们在徒步过程中遇到很多人,我问他们今天目的地是哪里,他们说‘我也不知道,跟着领队走’。我问他们有没有应急装备,他们说,‘领队会帮我们准备好’。”

在前国家登山队教练、巅峰探游负责人、巅峰户外运动学校创始人孙斌看来,能在高原徒步的人都须具备一定技能,非常人能及。“一个海拔四五千米的地区,垭口多、路程长,风险和难度级别都是很高的。”因此,高原徒步者需要具备安排吃穿住行、根据地形通联和导航、急救等“硬技能”,与团队沟通、处理分歧等“软技能”,以及风险识别等判断与决策技能。

中国大部分的珠峰东坡徒步者,在面对高原极端天气时,身体素质、技能和经验上都是不合格的。”孙斌对《中国新闻周刊》直言。

高原徒步为什么会有大量“小白”蜂拥尝试?设计过国内多条千公里级徒步路线的孤月是徒步资深爱好者。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的民间户外浪潮有40多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公路徒步兴起。2000年后,山野徒步的路线开始发展,危险性相较公路徒步更高。“像秦岭鳌太线和天山狼塔C+V这种典型商业路线,都是2000年后开辟出来的。”

在孤月的印象里,珠峰东坡等高原徒步路线,是在2015年左右进入人们视野中的,“念青东路线在2017年特别热,梅里北坡则在2019年后开始爆火”。在高原徒步路线集中的西藏、四川、云南、青海、新疆等省份,四川和云南的徒步路线因交通和旅游业的发达较早火爆,其他省份紧随其后。新疆的乌孙古道、西藏的库拉岗日、四川甘孜丹巴县党岭等,也都是热门目的地。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1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4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