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除了他之外,誰敢在亂世稱頂流?(圖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柴榮意識到,如果想要成就大業,就要先打好基本盤,他必須改革。


要改革,首先就要澄清吏治。

在馭下這一塊來說,柴榮是十分嚴苛的,例子也很多。


登基第一年,有個叫做薛訓的將軍,薛訓手下有個糧官,負責征收糧食,這個糧官在工作的時候,經常盤剝百姓,薛訓懶得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包庇縱容,柴榮知道後大怒,直接削去了薛訓的所有職務,並將其流放到了沙門島。

還是登基這年,有個叫做郝光庭的人,是供奉官,這個職務還屬於是皇帝的近臣。

郝光庭在民間為非作歹,被柴榮察覺,柴榮一句話沒說,直接派人把郝光庭給綁送鬧市,公開處死。

有個叫做孟漢卿的將軍,替朝廷收稅,有敲詐百姓的嫌疑,多收了一點損耗,柴榮馬上就讓孟漢卿自盡了。

有必要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個損耗是什麼。

我們知道這古代的老百姓啊,大部分都是農民,他們種地是要交稅的,但是這個稅,有些時候不是交錢,而是交實物,比如交糧食啊,交布匹啊,交絲絹啊這種。

那這些實物,不是說有衙門的人來收,而是由百姓自己運輸到官倉去的。

在運輸的過程中,路上撒一點,人吃一點,再加上風吹雨淋,容器破損,就難免會產生損耗。

糧食入庫之後,還會受潮發霉,還會被老鼠偷吃,這都是損耗。

反正損耗多了去了,而且幾乎都是不可控的。


那麼官府為了彌補這種損耗,往往在征收實物的時候,就會多征收一些來補足這些損耗,比如正常要收一百斤,但是不可避免的損耗有五斤,那麼為了補足這五斤,實際上收的可能就是一百零五斤。

這個損耗的尺度,其實沒有作者說的這麼透明,真正執行起來是非常模糊的,一模糊,就會給負責征收的官吏巨大的操作空間,清廉一點的官吏,也許多收百分之三到五,正好把這個損耗補足就行了,那要是貪官污吏,他收百分之二十也是他,他收百分之五十也是他,反正就是極盡壓榨之能事唄。



(周世宗柴榮 青年 想象圖)

孟漢卿收了多少,那不知道,從史料的體現上來看,應該不說,就是多收了一點點,但柴榮知道後怒不可遏,立刻就要了孟漢卿的命。


要知道,孟漢卿不是普通將領,他是朝廷的左羽林大將軍,這個職務是皇帝親衛部隊中的最高指揮官之一,但是皇帝說殺就殺,眼睛不眨一下。

楚州兵馬都監武懷恩,因為擅自處死降卒,被柴榮判處死刑,楚州防御使張順,因為貪腐,被柴榮賜死。

看得出來,柴榮不好惹,脾氣很不好,動輒就要殺人。

在當時的法律體系下,有些人是罪有應得,但也並非事事都是如此。

我們看來這一段記載:

《舊五代史·世宗紀六》:稟性傷於太察,用刑失於太峻,及事行之後,亦多自追悔。

說周世宗啊,他就是一個明察秋毫的人,而且為人做事,對自己,對別人都很嚴苛,所以他施用刑罰的時候,就會過於嚴厲,動輒就是重刑,但是等到事後,皇帝也會覺得自己不對,也會後悔。

我們再看這段記載: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