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物理學家模擬出物體以光速運動的幻覺瞬間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物理學家第一次在實驗室中“看見”了光速幻覺——一種看似違背直覺的視覺現象。當物體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動時,人眼看到的景象並不會像教科書中那樣被壓縮,而是發生一種奇異的旋轉。


這個被稱為“Terrell-Penrose效應”的現象,曾在理論中存在六十多年,如今終於在現實中被模擬出來。

研究團隊利用超快激光脈沖和特制相機,成功再現了這種相對論下的視覺錯覺。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運動中的物體會在前進方向上變短——這被稱為洛倫茲收縮。過去,人類在粒子加速器中間接驗證過這種效應,但那只是數據上的證明。


而在1959年,數學家Roger Penrose與物理學家James Terrell提出:如果用肉眼或相機直接觀看,一個以光速飛馳的物體並不會顯得被壓扁,而是看起來像被旋轉了。這並非物體真的在轉動,而是因為光從物體不同部位到達觀察者的時間不同,導致圖像被“扭曲”。

如今,奧地利維也納工業大學的量子物理學家Dominik Hornof和他的團隊,首次在實驗中重現了這一幻象,並將成果發表在《Communications Physics》上。

“最讓我著迷的是它的簡單。”Hornof說,“只要有正確的想法,即使在小小的實驗室裡,也能讓相對論的奇觀‘復活’。這證明了百年前的預言,仍能以直觀的方式被看見。”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利用超快激光脈沖和“門控相機”,拍攝了一個立方體和一個球體“以接近光速運動”的畫面。最終得到的影像中,立方體看似被旋轉,球體則像能讓人“看見它的側面”——這正是Terrell-Penrose效應的直接呈現。

當然,真正讓物體以光速運動是不可能的。Hornof解釋:“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物體速度越快,其等效質量就越大。接近光速時,所需能量幾乎無窮。”要讓一個立方體以那樣的速度前進,需要的能量遠超人類現有能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用巨大的粒子加速器,才能讓電子稍微接近光速。”

於是,科學家們決定“模仿”這種效果,而不是去真正加速物體。

他們使用一個邊長一米的立方體,向它發射極短的激光脈沖——每次脈沖僅持續300皮秒,也就是十億分之一秒的三分之一。相機在那一瞬間打開,只捕捉反射的光線,得到一個極薄的“光片”。


每拍一次,他們就將立方體向前移動4.8厘米,這個距離等效於在兩次脈沖間隔中,以光速80%的速度運動的結果。隨後,他們將所有的“光片”組合成一張完整的影像。

“當所有切片疊加在一起,物體看起來像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前進,”Hornof說,“其實它根本沒動,這一切只是幾何的魔法。”

他們用同樣的方法拍攝球體,每次移動6厘米,以模擬99.9%光速的視覺效果。結果顯示,立方體像被旋轉,球體則似乎能“被看見背面的一角”。


“這種旋轉不是真的,”Hornof笑著解釋,“那只是光線到達時差造成的錯覺。幾何在欺騙人眼。”

因此,Terrell-Penrose效應並不違背愛因斯坦的理論。真實的物體確實在運動方向上被壓縮,但相機並不會直接記錄這種收縮。由於來自物體背面的光比前面晚到,圖像中出現了時間錯位,從而讓物體看起來被“旋轉”。

Hornof說:“當我們計算出這種幾何結構時,都被它的美驚呆了。而當它真正出現在照片裡時,那一刻真是令人激動。”

在這場僅持續數十億分之一秒的實驗裡,人類第一次“看見”了光速帶來的幻象。

這不只是一次物理學實驗,更像一次視覺上的詩意重生——讓時間與空間的彎曲,在一束激光中,化為肉眼可見的奇跡。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