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注意:體檢查出6種疾病不需要過度治療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體檢查出某些“疾病”或異常指標時,確實無需過度焦慮和盲目治療——很多情況屬於生理性變異、良性狀態或“無症狀性異常”,只需定期監測或通過生活方式調整即可,過度幹預反而可能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1.輕度脂肪肝(非酒精性,無肝功能異常)

常見場景:體檢B超提示“肝回聲增強、細密”,診斷為“輕度脂肪肝”,但肝功能(轉氨酶、膽紅素等)指標正常,且無飲酒史、無肥胖或糖尿病等基礎病。


為何無需過度治療:輕度脂肪肝多與短期飲食油膩、缺乏運動、體重輕微超標相關,本質是肝細胞內脂肪暫時堆積,未造成肝細胞損傷(肝功能正常是關鍵)。

正確應對:

無需吃藥(目前無特效“去脂藥”,盲目吃藥可能傷肝);

調整生活方式:每周運動3-5次(每次30分鍾以上,如快走、慢跑),減少高油高糖食物(如油炸食品、含糖飲料),控制體重(若超重,每月減重1-2kg即可);

1年後復查B超+肝功能,多數人可逆轉。

2. 甲狀腺結節(TI-RADS 1-3 類,無功能異常)

常見場景:甲狀腺超聲提示 “低回聲結節、邊界清晰、形態規則、無血流信號”,分類為 TI-RADS 1-2 類(良性)或 3 類(惡性風險<2%),同時甲狀腺功能(TSH、T3、T4)正常,無吞咽困難、聲音嘶啞等症狀。

為何無需過度治療:90%以上的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尤其是1-3類結節,幾乎不會惡變,且無功能異常時(不影響激素分泌),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正確應對:

無需手術或穿刺(3類結節若直徑<1cm,連穿刺都無需做);


避免“散結藥”“偏方”(無科學依據,可能延誤病情);

6-12個月復查甲狀腺超聲,觀察結節大小、形態是否變化(若穩定,可延長至每年復查1次)。

3.竇性心律不齊(年輕人,無不適症狀)

常見場景:心電圖報告“竇性心律不齊”,多見於20-30歲年輕人,無胸悶、胸痛、心悸(心跳過快/過慢)等症狀,平時運動、睡眠正常。

為何無需過度治療:年輕人的竇性心律不齊多與“呼吸節律”相關(吸氣時心率稍快,呼氣時稍慢),屬於生理性變異,不是“心臓病”,也不會引發心臓疾病。


正確應對:

無需吃藥或做進一步檢查(如心臓CT、造影);

避免熬夜、過度緊張(情緒波動可能加重暫時性心律不齊);

若後續出現胸悶、心悸,再復查心電圖即可,多數人成年後會逐漸消失。

4.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無HPV感染+無宮頸炎)

常見場景:婦科檢查提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曾被誤稱為“宮頸糜爛”),但HPV(人乳頭瘤病毒)檢測陰性,宮頸分泌物檢查無炎症(無白細胞增多、無異味),無白帶異常、接觸性出血等症狀。

為何無需過度治療: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生理性現象(年輕女性雌激素水平較高,宮頸柱狀上皮外移,肉眼看似“糜爛”),不是“宮頸病變”,更與宮頸癌無直接關聯。

正確應對:

絕對無需“激光治療”“LEEP刀手術”(過度治療可能損傷宮頸黏膜,影響生育或導致宮頸粘連);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