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肌少症成高齡隱憂 醫教4招強肌降風險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隨著台灣人口高齡化,肌少症成為現代人健康隱憂,許多人發現步態不穩才驚覺肌肉流失無力,骨科醫生陳建宏表示,年輕或中年時期就該保有運動習慣,攝取足夠蛋白質,這些花在預防的成本遠低於治療成本。


肌少症是指骨骼肌質量與力量,以及身體的功能表現隨年齡下降的現象,成因包括年齡老化、缺乏運動、不良飲食習慣、慢性疾病等。

臨床上很多肌少症病患直到出現步態不穩、容易疲累或跌倒,從診療椅上起身需要扶診療桌時,才發現肌肉已大幅流失。


這項疾病不僅影響日常生活功能,也增加跌倒、骨折、失能臥床與死亡風險。肌少症帶來的並發症像是擔心大腿無力、跌倒造成骨折、失能甚至死亡的風險。

骨科醫生陳建宏主張從中年甚至年輕時期,即應積極的強肌健骨,非等到慢性姿勢不良,感到疼痛無力再來思考治療。


預防肌少症陳建宏建議可從日常生活著手。首先是攝取足夠蛋白質,每天攝取量依個人體重而定,均衡攝取動植物性蛋白(如魚、雞蛋、豆類等)。其次是維持規律的阻力訓練與有氧運動,如快走、深蹲、彈力帶運動等,有助於促進肌肉合成與維持肌力。第3是補充維生素D與鈣質,以促進肌肉與骨骼健康。最後是定期接受體適能檢查或肌力測試,及早發現肌力下降的征兆。




骨科醫生陳建宏主張年輕時就該規律運動,預防老年發生肌少症耗費治療成本更高。(程炳璋攝)

陳建宏持續的透過衛教提醒肌少症的篩檢與健康教育。門診中主動評估高風險患者,透過物理治療師提供個別化的預防與運動建議,他認為,民眾愈認識肌少症,愈有助減少老年失能與醫療資源浪費。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5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