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余茂春:與中國共產黨和平共處,根本不可能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眾所周知,余茂春曾是美國制定中國政策的重要參與者,也是美中關系研究領域的重量級人物。余茂春的國務院同行稱他為“國寶級智囊”。9月29日,余茂春教授在《華盛頓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叫做《中共國與戰後國際秩序:共存的徒勞》。文章一針見血的指出,我們與中國共產黨之間永遠沒有和平可言。


這句話之深刻,讓人想起了共產黨頭子列寧曾經說過的一段話,他說,“只要存在著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它們就不能和平相處,最後不是這個勝利,就是那個勝利;不是為蘇維埃共和國唱挽歌,就是為世界資本主義唱挽歌。”

也就是說,在一百年前的共產黨就帶有這種基因,在其意識形態深處,其追求的終極目標就是要“消滅資本主義”。顯然,在這樣的馬列邪教教義影響下,中共一定要與全世界為敵,也正因為這樣,余茂春教授發表的這篇文章,無疑是對許多西方人士敲響的警鍾。


正如他在文章開篇所說,“認為可以通過與北京艱難的談判,期待中(共)國遵循市場福音、尊重法治,從而引導這個共產國家走向民主資本主義的信念,一直都是一種幻覺。”

余茂春敲響警鍾

余茂春教授為什麼說以上是一種幻覺呢?他說,“三十年的接觸政策已經證明這是錯誤的。中(共)國並沒有融入以美國為主導的戰後國際秩序,而是與之發生了碰撞。這場碰撞是結構性的、意識形態性的,並且不可調和的。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與中國共產黨和平共處,不是不太可能,而是根本不可能”。

這讓我們想起了中共近年來公開發表的許多文章,其中的一篇文章談到了鄧小平、談到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文章說,“1985年,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麼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並沒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

很多人不知道,列寧從一開始就說,新經濟政策是一種“迂回過渡”的方式。他說“租讓並不是同資本主義講和,而是一場新領域內的戰爭。經濟戰爭正在代替用武器和坦克進行的戰爭。”


看看這些話,就可以知道,今天的共產黨雖然它們外面穿上了西裝,但是依然是共產黨,一代代的中共黨魁口中高喊的所謂“改革開放”,其實是向西方發動的一場新的戰爭,這場戰爭早已打響。



余茂春教授,以真實的例子為讀者解析中共如何發動這場戰爭。他說,“今天的中(共)國,並不是一個例外。不兼容性的根源,在於中國的封閉社會與建立在開放與互惠基礎上的世界秩序之間的沖突。


每年有將近30萬名中國學生赴美留學,而在中國美國學生卻不足1000人。每一個在中國美國學生,背後對應著近3000個在美的中國學生。這種失衡是中共有意為之的:他們從國外汲取知識,卻通過監控、審查與規制阻斷信息的回流。

數字鴻溝更加明顯。美國人可以隨意下載TikTok這款引發國家安全擔憂的中國應用程序,而中國共產黨卻封鎖了所有美國社交平台——包括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Gmail、LinkedIn和Google。

在“防火長城”之內,中國公民生活在一個被封閉的信息世界裡,宣傳主導一切。數以億計的人相信新冠病毒並非起源於武漢,而是來自美國馬裡蘭州的一個美軍實驗室。這並非誤解,而是系統性的洗腦。一個建立在謊言基礎上的政權,在國際事務中也不會以誠信行事。”

余茂春教授接下來談到經濟,他說“經濟交往也暴露出同樣的無望。”

中國企業可以自由收購美國資產,而美國企業在中(共)國卻面臨無窮無盡的壁壘,根本無法對等進入。互惠——公平交換的基石——在與中(共)國的經濟關系中完全缺失。北京追求的目標不是共同繁榮,而是非對稱性的收益。以為靠耐心能改變這一切,就像當年相信希特勒的承諾或勃列日涅夫的保證一樣天真。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已經有 6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6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五.教.子.不] 2025-10-08 14:08
    巴解/巴勒斯坦人民是可以和以色列和平共存的,但哈馬斯和以色列可以和平共存?這個極端組織會忘掉初心?過三代人再看吧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9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