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4萬億美元蘋果帝國 接班人浮出水面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當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步入65歲,誰將接管這個近四萬億美元的科技帝國,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隨著首席運營官等核心高管相繼卸任或傳出退休意向,一場高層權力洗牌已悄然展開。


當所有人都在盯著庫克何時退休時,一個價值近四萬億美元的終極問題正變得日益緊迫:

誰,將是蘋果帝國的下一位繼承人?


在帷幕之後,一個名字已被反復提及,一個身影被有意推向聚光燈下,一條通往王座的道路,也早已被精心鋪就。

他就是約翰·特努斯(John Ternus),蘋果現任硬件工程高級副總裁。

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已經倒下

過去十年,當競爭對手的高管層如走馬燈般更迭時,由庫克親自挑選的執行官們卻保持著一種近乎超然的穩定。

即便是功成名就的元老,也總能被他說服“再幹一屆”。

雖然曾痛失“設計之神”Jony Ive和“零售女王”Angela Ahrendts,但庫克的核心圈子依然穩固。





營銷傳奇Phil Schiller在2020年卸任CMO後,仍以“Apple Fellow”的身份,繼續掌管著App Store的命脈和萬眾矚目的產品發布會。

首席財務官Luca Maestri在2024年交棒後,也依然監管著公司的房地產和信息系統。



然而,這種微妙的平衡無法永遠持續。

第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是那個被外界普遍視為庫克座下最無可爭議的“王儲”——首席運營官Jeff Williams。

作為運營大師,Williams是庫克模式的完美繼承者。



然而,今年7月,他悄然交出了運營職責,准備在年內正式卸任。

他的離去,將在蘋果的權力結構圖上留下一個巨大的真空,並宣告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和一場繼承者之戰的開始。

扶不起的AI

芯片大師的最後樂章

首當其沖的,便是AI主管John Giannandrea。

他的部門不僅在推出“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時舉步維艱,而且還是在Siri的重大改革上栽了跟頭,讓這個曾經的智能助手變得愈發“智障”。

盡管Giannandrea在這次動蕩中幸存了下來(代價是失去了部分職權),但蘋果內部對AI領導層的不滿已是公開的秘密。



此前,被認為是潛在接班人的,是正在收拾Siri這個爛攤子的Vision Pro的締造者——Mike Rockwell。

但現在看來,讓他接管整個AI部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相反,蘋果的高管們已經將目光投向了公司外部。

而其中一個目標,便是來自競爭對手Meta的一位高級AI主管。

近幾個月,Meta的AI部門經歷了劇烈重組,不僅聘請了明星高管Alexandr Wang,還成立了雄心勃勃的“超級智能實驗室”。

任何劇烈的組織變革,都必然伴隨著人才的流動。

而Meta的動蕩,恰好成了蘋果等競爭對手挖角的黃金窗口。



目前,這場招聘大戲將如何收場尚不可知,但蘋果強化AI能力的決心已昭然若揭。

這可能意味著一次部門重組,甚至一筆驚人的收購。



但無論如何,在AI領域,一場巨變在所難免。

另一位可能接近謝幕的大佬,是Johny Srouji。

在這位作風強硬的傳奇人物的帶領下,蘋果自研芯片團隊創造的A系列和M系列芯片,一舉成為了蘋果無可匹敵的護城河。

最近發布的首款自研的蜂窩調制解調器,以及Wi-Fi和藍牙二合一芯片,更是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成功擺脫了對高通等供應商的依賴。



然而,這位芯片大師已向身邊人透露,他正在評估自己的未來。

盡管尚未做出決定,但他的離去將是蘋果硬件領域的一次地震。

據內部人士透露,接力棒最有可能傳給兩位得力幹將:負責調制解調器等關鍵項目的Zongjian Chen,或是領導iPhone、iPad等核心設備處理器開發的Sri Santhanam。

與此同時,前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局長Lisa Jackson,也曾流露出退休之意。

這位在2013年被請來領導蘋果環保項目的民主黨人,職責范圍早已擴展到政府事務、無障礙功能和社會公益。

隨著川普再度入主白宮,她已選擇退居幕後,將與新政府的斡旋交給自己麾下的副手們。


她的未來,也為這場高層洗牌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誰將繼承庫克的王座?

所有這些變動,最終都指向那個終極問題:當蒂姆·庫克本人決定卸任時,誰將接過這個市值近4萬億美元的商業帝國?

下個月,庫克將年滿65歲。

隨著Williams的離開,他身邊已再無真正的二號人物。

對於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這都是一個令人不安的權力真空。





當那一天真正到來時,庫克很可能會效仿傑夫·貝索斯、比爾·蓋茨和拉裡·埃裡森等前輩,退居二線,擔任董事會主席之類的角色。

但問題是,誰來負責蘋果的日常運營?

在緊急情況下,新任COO Sabih Khan和零售主管Deirdre O’Brien無疑是可靠的“救火隊員”。

但對於一場正式的、規劃已久的CEO交接而言,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一個名字上——硬件工程主管,John Ternus。

“天選之子”的加冕

去年,外界就開始猜測Ternus是庫克的“指定接班人”。

如今,這一預期在蘋果內部已近乎成為共識。

原因有三:


首先,他是“年齡最合適”的人選。

Ternus現年50歲,與庫克當年接替喬布斯時的年齡相仿。

如果一切順利,他有潛力在CEO的位子上穩坐十年甚至更久。

對於蘋果董事會而言,這種長期的穩定性極具吸引力。

而其他潛在候選人,大多已接近退休年齡。

其次,他是一位真正的“工程師”。

蘋果在庫克時代,憑借卓越的運營能力,將產品線和收入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與此同時,公司在開拓新的重大技術領域時卻顯得步履蹣跚。混合現實(Vision Pro)、生成式AI、智能家居、自動駕駛汽車……這些項目或遭遇挫折,或進展緩慢。

董事會可能已經意識到,蘋果的下一階段,需要的不再是一位運營大師,而是一位能深刻理解產品和技術的領導者。

Ternus,這位硬件工程主管,正是這樣的人。



John Ternus畢業於賓大機械工程專業,2001年加入蘋果,已經是一名入職近25年的老將了

最後,他正在被“推上神壇”。

Ternus不僅富有個人魅力,深受果粉推崇,更重要的是,他深得庫克的信任。

庫克近年來不斷賦予他更多職責,使其影響力早已超越了硬件工程主管的傳統范疇,成為產品路線圖、功能和戰略的核心決策者。

而且,蘋果的公關和營銷機器也正全力將他推向聚光燈下:

蘋果多年來首個重大的iPhone新設計——iPhone Air,是他發布的。

當iPhone 17系列開售時,是他在蘋果倫敦攝政街旗艦店迎接首批顧客。而這個角色,過去是由庫克本人在紐約第五大道扮演。

不僅如此,他還在各種采訪中頻頻亮相。





種種跡象都毫不含糊地指向一個結論:

盡管庫克依然精力充沛地環游世界,處理著公司內外的各項事務,但在蘋果帝國的權力中心,繼承人的袍服,已經悄然披在了John Ternus的肩上。

新一代將領已就位

在這場高層權力的宏大敘事之下,蘋果這部精密機器的齒輪仍在有條不紊地轉動。

每年十月,一批新的副總裁會得到晉升,成為支撐帝國日常運營的中堅力量。

今年,這個約100人的精英團隊,又多了三位新面孔:

Fletcher Rothkopf: Vision Pro項目的老將,目前負責即將推出的智能眼鏡的大部分硬件工程。

Omar Alwarid: 運營部門的采購負責人。

Ivan Krstic: 安全工程主管。

庫比蒂諾的這場權力交接,沒有血雨腥風的宮斗。

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一個時代的落幕,和另一個時代的開啟。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