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美博弈: 中美會談背後有交易,萬億美元能買通特朗普?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提議投資美國1萬億美元,以換取美國解除中國企業在美國的交易限制?”


上述天文數字出自彭博社10月初的一則報道,稱中國美國政府提出了一項價值1萬億美元的大規模投資計劃;作為交換,美國將放寬對中國投資與交易的限制。




彭博社這個報道過於離譜了

那麼,應該如何看待彭博社這一說法?

答案是:過於離譜以至於很難讓人相信是真的。

誠然,彭博社描繪的圖景確實非常誘人:中國願意投入遠超歐盟、日韓承諾規模的資金——高達1萬億美元,以換取美國中國企業投資限制的松綁——這聽起來像是一舉多得的完美方案,既有望終結中美長期的貿易摩擦,又能延續雙邊經貿關系的深化。

但我們也有必要回顧一下特朗普政府的一貫作風,即熱衷於宣傳各類天文數字。

此前就有媒體統計過,特朗普上任僅三個月內,所宣布的外國與企業承諾投資總額已突破1萬億美元,相當於拜登政府四年引資總額的5倍,號稱能帶來超過520萬個就業崗位、“為美國經濟增長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



先不管這些投資能兌現多少,反正特朗普已經吹出去了

美國經濟的實際表現真如宣傳般強勁嗎?

以就業率為例。今年7月,美國勞工統計局大幅校正了6月的就業數據,直接“ 砍”了十多萬人;而到了9月份發布的報告裡,6月新增就業數據幹脆由正改負,變成了負1.3萬人。


對於美國勞工統計局擠水分的做法,特朗普將所有責任都甩給了該部門負責人埃麗卡·麥肯塔弗,拒絕承認是自己胡作非為的關稅政策導致就業率暴跌。

既然美國就業率都能有這麼多水分,也就可想而知,特朗普所謂的“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內外投資”究竟能兌現多少。

事實上,自特朗普宣布與日韓歐就關稅問題達成協議後,日本韓國歐盟沒少就協議中承諾的數千億美元投資提出過異議,強調三方的投資承諾與特朗普的宣傳完全不符。

這種對數字數據的誇大,很符合特朗普一貫的宣傳風格

從近些年中美關系變化的角度來看,彭博社所謂的“中國投資美國1萬億美元”也缺乏現實基礎。


先不說近年來中國對美直接投資一直呈現出降低的趨勢,這幾年美國為什麼要限制中企在美投資?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中國的產業升級速度已經讓占據產業鏈上游的美國產生了危機感,因此近些年美國制裁、限制中企在美投資用的都是“保護國家安全”的借口。

用更通俗的話說就是,當前中資出海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想收購美企但美國不賣——而現如今彭博社居然說特朗普要為了“中國1萬億美元的投資”把對中企投資的條條框框限制都撤銷了?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這麼說吧,彭博社這則爆料就差公開說特朗普將宣布放棄“美國優先”路線,向中國企業全面開放基建、半導體、通訊和人工智能等產業市場,把美國的高新技術企業打包賣給中國

中國倒是想收購美企,美國敢賣嗎?

另外,彭博社的原文還提到:這項“1萬億美元的投資”提議是中國在今年年初擬定的,隨後在中美馬德裡會談中向美方提出。

但馬德裡會談結束後的事態發展卻與彭博社的說法截然相反:美國對中企的投資限制不僅沒有放松,反而在持續加強,會談達成的“減少投資障礙”框架共識與美方的實際行動之間存在顯著差距。

因此,也就可想而知,彭博社的爆料有多麼不靠譜了。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9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