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印度: 印度主播懟加拿大網友:太晚了四周全是我們的人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硅谷的印度高管們


與此同時,來自墨西哥和中美洲國家的拉美裔人口也在持續增長。截至 2020 年,美國拉丁裔人口已達 6200 萬,占總人口近 19%。

美國南部許多城市,西班牙語是你比英語更常聽到的聲音。在農業、建築、服務、餐飲等領域,許多最辛苦、最臓累的工作,都是由這些移民承擔的。




川普的高牆防的就是從墨西哥來的拉丁裔非法移民

而在歐洲,類似的情緒則指向了阿拉伯和非洲難民

2015 年的“難民危機”之後,大量來自敘利亞、阿富汗、索馬裡等地的難民進入法國德國、瑞典等國。

一些城市的原住居民發現,自己居住的街區成了“平行社會”:語言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觀念格格不入,甚至有時還存在治安隱患。




法國郊區、瑞典城市、比利時社區,都曾爆發過因文化沖突引發的騷亂與對抗。面對這些問題,許多本地人表達出同一種焦慮:

“我們正在失去自己的國家。”

於是,在北美、歐洲澳大利亞……從極右翼政客的演講到普通網民的抱怨,“被占領”的話語悄然浮現——不是軍隊的占領,而是文化、資源與秩序上的“替代”。


而面對這種焦慮,外來者的回應有時也不再低眉順眼。當他們人數足夠多、網絡足夠密、資源足夠穩,就像那位主播一樣,也會說:

“這已經不是你一個人的國家了。”



“請神容易,送神難”,這句話為什麼刺耳?

因為它確實指出了一個被很多人下意識回避的事實: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