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催生"大軍出動 生育的春天來了?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動輒180天、365天的產假,在一些地方,不僅沒有獲得女性喝彩,反而引起了女性擔心:自己生個娃回來會不會連工作都沒了,用人單位的性別歧視會不會加劇?


簡單來說還是如何推動落地的問題。

當通篇讀完上海《關於開展“生育友好崗”就業模式試點工作的通知》,你會發現,推動這場“生育友好崗”執行的,都是人社局、總會、婦聯,而沒有稅務、財政等部門的影子。


可是《通知》的內容,彈性上班、居家上班,無不與工作效率、公司效益相關。

如果沒有考慮企業的處境,企業又如何有動力去主動推行?

此前黑龍江、四川、安徽、福建等地推出的“媽媽崗”,同樣引發不小爭議,比如崗位多是餐飲服務員、工廠工人,對於“白領”女性而言,深感背刺。甚至被認為是將育兒職責推向了母親一方,而忽略父親的育兒職責。

在這件事上,瑞典倒是值得學習,特設“爸爸月”,享有3個月的帶薪陪產假,還有長達13個月的育兒假。甚至休得越多,得到的津貼還越多。


難怪瑞典的母親十有八九能在生育後返回職場,成為世界上婦女就業率最高的發達國家之一,歸根結底,還是“拿鐵奶爸”給力。




所以歸根結底來說,生育率提高的那天,或許就是社會氛圍徹底轉變的那天:

大家一提到生孩子,想到的不是因為誰來帶而爭吵,不是孩子考不上高中、找不到工作,而是——

丈夫主動,妻子理解,孩子歡聲笑語,哪怕將來送外賣、修水管都能受到尊重和認可。

如此,總有一部分人,會先“生”起來!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