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香港: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预测:中国香港和华裔科...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第二梯队 (获奖概率 20% - 40%):


光遗传学 (Optogenetics)。作为一项革命性的研究工具,其影响力毋庸置疑。但诺贝尔奖有时更倾向于奖励直接的生理发现而非工具开发,这可能是其仍在等待的原因。

ChatGPT 的AI 模型参考了以下数据:过去 30 年诺奖得主与他们获奖前 10 年的科研产出;历届拉斯克奖、盖尔德纳奖、布雷克鲁奖等风向标奖项的获奖记录;全球生物医学领域高被引论文网络。


基于以上数据,概率排序如下:囊性纤维化机制 + 疗法(48%)、Notch 信号通路(32%)、全球健康儿童营养干预)(10%)、其他新兴分子机制(10%)。

模型认为,202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最有可能颁给 囊性纤维化机制研究及其临床疗法,如果委员会想回归基础,则 Notch 信号通路是最佳候选。而全球健康议题则取决于当年全球舆论与人道主义压力,属于冷门黑马。


科学桂冠的十字路口


通过综合分析,我们对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预测图景逐渐清晰。一个强有力的共识已经形成:当今生命科学正处在一个由技术革命和临床突破共同定义的十字路口。

最终,无论2025年的桂冠花落谁家,这场预测之旅本身已经展现了当代生命科学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从解码生命的基本代码到设计全新的治疗范式,这些候选成就共同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全世界都将屏息以待,见证科学史上又一个伟大时刻的诞生。(杨雨鑫)

审核:汤波,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研究馆员,南方周末特约撰稿人,长期跟踪报道诺贝尔科学奖奖项解读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