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高速抢电 "睡醒一觉了,还没轮到我"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已建成1057座超充站,单站服务半径约一公里,基本能够覆盖全市八成以上建设用地。但是超充站的充电设施多是快充、超充结合,甚至快充设施可能占比更高。


朱宏佳表示,2023年,深圳开展超充规划时,测算了全市超充场站总规模。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经济、人口等数据,确定了各区超充场站发展规模。同时,弹性化预留了升级扩能条件,未来随着特高压平台技术发展、电池技术提升,运营商可结合需求升级改造。

有业内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超充车型多,不代表超充车多。超充车多,也不代表其进行超充的频次高。“其实在确定究竟该建多少大功率充电设施时,应该调取一些超充车辆的充电行为,关注这些车辆使用超充设施的频率,但是调取这些数据比较困难。”


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并非要颠覆现有的充电设施网络。截至2024年底,国内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357.9万台,《通知》提出的目标也并不激进,即到2027年底力争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占比有限,而优先新建、改造的场景包括高速公路服务区、重大节假日期间利用率超过40%的充电设施等。

在当前,不同功率的充电设施各有其角色。深圳在布局超充设施时,居住、工作场景仍以慢充为主,在商业中心、交通枢纽等地超快充和慢充相结合,在城市公共停车场则以超快充为主。朱宏佳介绍,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公共充电场站超充设备的使用率高于快充、慢充,特别是位于商业综合体、公园周边的超充设施。

朱宏佳认为,智能有序的慢充仍是主体,超充快充更多作为辅助。“从新能源汽车车主的补能习惯来看,人们还是习惯晚上到家后利用家充桩,在电价较便宜的夜间充电。在公共充电场站更多满足临时补能需求,更需要大功率充电设施减少等待时间,但是这并非主体。”

“从规划的角度来讲,希望形成慢充为主、超快充为辅的格局,这样对于电网的冲击可控,否则随着大功率充电设施的进一步普及,如果出现车辆到超快充站集中充电的情况,对于局部配电网的冲击比较大。”朱宏佳说。




重卡在河北唐山市曹妃甸区一处充电站充电。 本版图/新华

土地与电网容量的挑战


充电设施建设需要土地和电网容量两个关键要素支撑。尤其是后者,常常被忽视。

比如,一些老旧小区规划时没有预见到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而小区电网容量有限,这意味着电网公司需要升级电网容量,或通过有序充电的方式提供充电服务。家用充电桩的功率多是7千瓦,几乎没有家用电器能够达到这样大的功率。按照现行《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一套60至90平方米的住宅用电负荷是4千瓦。

“大功率充电设施可能会对电网造成较大的瞬时冲击。从实际情况来看,除去用电资源本就比较紧张的部分台区(指电力系统中由一台配电变压器供电的区域),深圳已经建成的1057座超充站对电网的冲击尚可承受。”朱宏佳表示,2023年深圳提出建设超充站时,南方电网曾评估站点建设对电网的影响。运营商申报建站时,电力部门会基于场站的报建功率,对所属台区的电网情况进行评估,减少其投运后对电网的冲击。

尽管从深圳的经验来看,当下的影响尚可控,但李立理认为,未来随着适配大功率充电设施的车辆越来越多,考虑单站满充情况,需要提升电网容量。如果场站容量在2兆瓦以内,现有配电网能够支撑,就可以降低充电场站接电成本。但是如果单站容量过大,就需要新建供电线路,这就涉及在城市建成区协调新的土地、管廊等资源。因此,需要控制单站规模,鼓励容量适中,如1兆瓦左右的场站分散布局,也能提高服务半径。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