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橫向對比多個國家:養老金為什麼不能"多繳多得"?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前幾天寫了一篇《養老金十問十答》,其中第二條就是反駁“養老金多繳多得,少繳少得,不繳不得”說法,但那篇文章寫得極其簡潔,未及展開。幾天下來,發現很多人對此完全缺乏認知,值得大書特書。

先說結論:這句話每一個字都是錯的,不是小錯,而是大錯,不誇張地說,中國養老制度之所以不公,就在於“多繳多得”這四個字。


此處需加一個限定條件:一旦涉及財政補貼,這句話就是完全錯誤的。如果你買商業養老保險,這句話就是正確的;如果是不涉及財政補貼的職工養老保險,這句話也沒啥問題;但是,中國的現實是,財政補貼無處不在,所以,在中國語境下這句話大謬特謬。

我之前在《中國養老制度的五個常識》談過收入和補貼的情況,統計2023年的數據:

01 收入情況

體制內平均退休金6000多元/月

企業職工平均退休金3000多元/月

城鄉居民(農民)養老金平均200多元/月

02 財政補貼


體制內0.22億人補貼8056億,人均3051元/月

企業職工1.2億人補貼7620億,人均529元/月

城鄉居民(農民)1.73億人補貼3681億,人均177元/月

如果用柱狀圖顯示,是這樣的:




但即便看到這些數據和這張圖,可能仍然有人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多繳多得、少繳少得、不繳不得”,這不挺正常的嗎?

分析其心理,大致有三個由來:1、“多勞多得”深入人心,計劃經濟大鍋飯留下的深重陰影,使得“平均主義”令人厭惡;2、“強者通吃”大行其道,培養了大量社達主義者,對強者無限崇拜,對弱者不屑一顧;3、一直被踐踏就會產生不配得感,農村老人對一個月一百多塊的養老金表示滿意,甚至感激,便源於此。

但請注意,社保制度是二次分配,二次分配的目的是縮小貧富差距,而非相反。再看一下上圖,最直觀的是養老收入和補貼金額懸殊,稍作思考,便知道財政補貼正是拉大收入差距的關鍵因素。

再來一道數學題:甲交10補200,乙交2000補3000,請問誰更劃算?

從比例看,甲的補貼是1:20,乙的補貼是1:1.5,當然是甲劃算。這就是網上很多人包括鄭秉文這樣的專家喜歡玩的數學和文字游戲,意思是農民的補貼比例這麼高,農民不交社保就能領取養老金,國家對農民已經夠好了。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29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