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捷克為何成為台歐關系重中之重?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25年9月,外交部長林佳龍出訪捷克、意大利與奧地利的行程運用文化活動、半導體產業,國防工業,以及民主價值敘事,營造出台灣歐洲的象征性存在與地理定位。 與此同時,捷克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也為台灣在聯合國發聲,更是台歐關系的重大突破。


從批判地緣政治理論來看,話語、空間與權力三者密不可分,國家在外交場域上的種種作為本身就具有地緣展演性。 此次外交部長出訪透過《地緣政治演出》(geopolitical performance),得以傳達台灣歐洲之間的身份認同,創造出共同的地緣政治話語和空間。

民主意義的地緣話語和演出


捷克之所以成為台灣歐洲戰略的核心,一大原因在於其獨特的象征意義和在國際舞台上的地緣政治演出。 對捷克而言,近年來一系列挺台舉措正是民主聯結與抗中話語和演出,深刻影響著歐洲台灣的觀感。

早在2020年,時任捷克參議院議長的韋德齊(Miloš Vystrčil)不畏北京威脅率團訪台,並在台灣立法院公開以中文宣告:“我是台灣人!”這句致意引用美國前總統肯尼迪冷戰時期的名言“我也是柏林人”,以行動表達對台灣民主的堅定支持。

他的堅持也得到歐洲多國政要的聲援,連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喬霍瓦都稱贊韋德齊讓捷克人腰杆挺得更直。 此舉在歐洲掀起廣泛回響,極大提升了台灣議題在歐洲輿論中的能見度和正面形象。

2023年以來,捷克政府和總統帕維爾延續並強化親台路線。 帕維爾當選次日即與蔡英文總統通話,成為中東歐國家元首間接觸台灣高層級的創舉。

帕維爾的外交顧問柯拉爾更明確表示,台灣屬於自由世界的一員,民主聯盟須團結抵御威權威脅。 捷克政壇這種跨黨派的親台共識,使其對台政策帶有強烈的價值導向色彩。




帕維爾當選總統次日即與時任總統的蔡英文通話,成為中東歐國家元首間接觸台灣高層級的創舉。 (美聯社)


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各國對安全風險的感知出現重大轉變,對中國的戒心日漸升高。 由於中國在俄烏沖突中偏袒俄羅斯的立場,加深歐盟歐洲國家對中國的疑慮,許多決策者開始將俄烏戰爭與中國對台威脅聯系起來。

過去歐洲部分人士對台海議題認識有限,但烏克蘭經驗讓他們意識到遠東的沖突可能直接牽動歐洲安全。 在此脈絡下,捷克挺台的言行不再被視為地區性議題,而是捍衛民主、防范威權擴張的整體歐洲戰略之一環。

經過先前中國對副總統在捷克侵擾的事件,以及這次的強硬表態,更喚醒捷克遭受壓迫的記憶,更重視與台灣互動。 從文化展上的同台亮相、議會領袖的互訪致辭、公開社交媒體上的聲援發文,營造出民主陣營聯袂對抗威權的張力。

在這樣的共同演出之下,透過外交禮儀和象征動作,把台灣納入歐洲想像的共同體,也影響著歐洲民眾和領袖對台灣的定位。 從一個遠東議題轉變為“我們同一邊”的伙伴,正是台灣在國際上最需要的戰略資產之一。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