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英偉達投資英特爾 一場戰略聯盟的序章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期,半導體產業迎來一次前所未有的震蕩,英偉達(NVIDIA)宣布以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Intel),成為其大股東。 而十多年前,英偉達和英特爾曾打過官司,一度是宿敵。


這場“從對手到盟友”的戰略聯盟,絕非單純的財務投資,正式從競爭轉向彼此合作的全新關系,更是一場涵蓋現金流、技術融合、供應鏈重塑到地緣政治協同的深層次棋局。

一、財務與現金流:英偉達豪擲余裕為英特爾續命回血


英偉達的“小投大報”

英偉達的市值飆升至4.28 萬億美元,如何合理支配過剩現金,不只是財務問題,也是決定產業格局的戰略命題。

輝達2026財年Q2的財報顯示,其現金與等價物資產高達567.9億美元。 為英特爾50億美元投資,占其超過4萬億美元的總市值不到2%,對其財務體質幾乎無壓力,卻能獲得深度進入x86生態的策略門票。

這是一種低成本換高杠杆的下注,既可打通產品線,又可提升政治籌碼。 因此,這並非是簡單的財務投資,更像是一場由英偉達主導的“以芯片換股權”的深度戰略合作與資源互換。

英偉達這次震撼半導體產業的投資動作,向外界清晰揭示了其定義下一代計算時代的野心,用資金的流向重新繪制全球科技產業的權力版圖。

英特爾的“絕地逢生”

相較之下,英特爾的奄奄一息迎來春天。 在芯片的全球變局中,英特爾因戰略失誤使其錯過智能手機和人工智能(AI)革命機遇的黃金發展時代,最終失去在芯片領域的王冠。 銷售衰退與研發停滯不前,昔日半導體霸主邁向了20年漫長而痛苦的衰落。


英特爾現在正處於資金鏈密集入資期:從18A研發,到在美國以色列德國等全球建廠的布局,每一項都需大量現金。 除英偉達的投資外,僅在過去3個月,英特爾連續獲得美國政府89億美元(占其股份近10%)、軟銀20億美元的入資。

3筆注資合計達159億美元,極大地緩解其財務壓力,也為其代工業務Intel Foundry Services (IFS) 爭取喘息的空間。




英偉達在AI芯片領域已形成絕對壟斷地位。 (美聯社)

這也是一條生命線。 對英偉達這只全球市值最大的獨角獸而言,50億美元僅占其市值微乎其微。 回報的考量是戰略選擇權,獲得為NVLink系統和客戶端PC定制的x86芯片,而無需承擔代工風險或進度延誤的壓力,付出的是成本低廉的保險費。 雙方將在客制化CPU與GPU融合上合作,企圖改寫AI與PC的市場版圖,除進一步鞏固英偉達的市場主導地位之外,並宣告向下一個計算時代過渡的裡程碑。

改寫投資邏輯:非並購的生態系擴張

科技產業的發展史,領先企業的擴張通常走著收購+業務整合的路徑,如從谷歌(Google)收購安卓(Android)、Meta收購Instagram,以及微軟(Microsoft)收購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Inc.),這些並購案的資金從數百億甚至上千億美元屢見不鮮。

但英偉達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避開風險極高的並購,轉而選擇對其他 AI 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並開展業務合作,確保合作企業圍繞自身戰略發展而服務。 這種策略的精妙之處在於,巧妙規避反壟斷審查,確保透過資金注入和技術合作,將關鍵合作伙伴深度納入自己的生態體系,形成以英偉達為核心,多方共同發展的戰略。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