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不會屈膝而活!" 特朗普與前FBI局長8年恩怨迎爆點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當地時間2025年9月25日,美國司法部正式對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提起訴訟。根據華盛頓一家聯邦大陪審團公布的起訴書,科米面臨兩項刑事指控:


向國會作出虛假陳述和妨礙國會程序。

此次起訴的法律核心,源於科米在2020年9月向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提供證詞時,被指控他在是否曾授權FBI內部人員向媒體泄露有關希拉裡·克林頓“郵件門”或特朗普“通俄門”調查信息的問題上撒了謊。


然而,這起訴訟的背景遠比指控本身更為復雜。

就在幾天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公開發出呼吁,敦促司法部對其長期以來包括科米在內的政治對手,采取起訴行動。隨後,此案的前任檢察官因拒絕起訴而被迫離職,特朗普迅速任命了自己的一位前私人律師接任,並在短時間內推動了大陪審團的投票。

消息公布後,科米在社交媒體發布視頻,堅稱自己無罪,並表示“多年來,我和家人都知道,敢於對抗特朗普會有代價……我們不會屈膝而活。”“我的心為司法部感到破碎,但我對聯邦司法系統充滿信心……讓我們法庭上見。”

這究竟是一場遲來的正義,還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清算?《今日特讀》為您深入解讀。




外媒觀察:暗示特朗普利用總統權力,對“宿敵”進行最終清算

科米的起訴書一經公布,便在全球媒體界引發地震。各家媒體的分析均超越了案件本身,而是普遍將其置於特朗普與美國“深層政府”長期斗爭的語境之下,指出其對美國司法獨立性將不可避免地造成深遠影響。




一場“雖遲但到”的政治復仇,還是艱難的司法正義?

多家媒體不約而同地將焦點對准了起訴背後強烈的政治幹預色彩。

華盛頓郵報》的報道詳細披露了此案幕後的“換帥”風波。報道指出,負責此案的前任聯邦檢察官埃裡克·西伯特(Erik S. Siebert)因認為證據不足以定罪科米,而拒絕提起訴訟。然而,在來自特朗普政府的巨大壓力下,西伯特於上周被迫辭職。接替他的,則是特朗普的前私人律師、缺乏檢察經驗的白宮助理林賽·哈利根(Lindsey Halligan)。這一戲劇性的人事變動,讓外界普遍質疑起訴的動機是否純粹。(相關報道:華盛頓郵報 | 特朗普施壓起訴政敵之際,前FBI局長詹姆斯·科米遭正式起訴)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1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