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宣示放棄WTO新特殊待遇,有三點值得關注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報道:當地時間9月23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出席第80屆聯合國大會相關活動時表示,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在世貿組織當前和未來談判中,將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


這一重磅表態引發世界關注。中國在世貿組織當前和未來談判中不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意味著什麼?又會如何影響世貿組織改革和全球貿易格局?《環球時報》記者就此采訪多名貿易領域專業人士。

中國目前享有的發展中成員特殊和差別待遇不受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水清24日告訴《環球時報》,中國這一宣示絕非某些輿論所曲解的“放棄發展中國家地位”或“全面放棄權益”,而是一次精准、有限且自主的政策調整。

她解釋稱,首先,中國這一決策的范圍限定於“當前和未來談判”,中國的承諾明確指向“新”的談判。這意味著,中國在過去所有已達成並生效的WTO協定——如《農業協定》、《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等——中所享有的所有特殊和差別待遇條款將完全保留。中國不尋求的是在尚未開始的且要求獲得額外差別化待遇的談判中的特殊和差別待遇權利。

“同時,這一決策不影響中國現有權利和法律身份。中國在WTO中的發展中成員身份沒有改變。中國將繼續有權以發展中成員身份參與WTO所有事務。”她表示,此外,“不再尋求”而非“被動放棄”。這一決策是中國的主動行為,從一個“規則的適應者和權益爭取者”轉向“規則的共同塑造者和責任承擔者”。

據世貿組織的原則規定,發展中成員可以在市場開放和規則談判上享受特殊與差別待遇,主要包括增加貿易機會、保障利益、維護政策空間、享受過渡期、獲得技術援助、給最不發達國家的特別靈活性等六方面。



據媒體公開報道,世貿組織秘書處統計顯示,世貿組織現有協定共有157條特殊和差別待遇條款,其中9條僅適用於最不發達國家。這些條款大多數沒有強制約束力,少數實質優惠涉及少削減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少開放服務部門、享受一定期限實施期等。同時,發展中成員身份不意味著發展中成員自動享受完全相同的特殊與差別待遇,具體享受的權利由談判結果決定。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國際貿易系教授崔凡24日同樣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方此次並非放棄所有特殊與差別待遇,而是在目前和未來世貿組織談判中不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這並不改變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因為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是世貿組織規則下“自指定”機制以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議定書所確定的,且中國目前人均GDP與發達國家仍有明顯差距。同樣,它也不影響中國在世界銀行、巴黎協定等其他國際組織或條約中作為發展中國家所享有的權益。

他表示,這意味著中國目前享有的特殊和差別待遇將不受影響。“例如在農產品國內支持方面,中國享有8.5%的微量支持靈活度——這一數字高於發達國家的5%,但低於一般發展中國家的10%——這類既有安排將繼續保留,對保障中國農業安全非常重要。”

“展現大國擔當,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與規則塑造力”


多名貿易領域專家在采訪中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方宣布在世貿組織當前和未來談判中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是中國基於自身發展成就和國際形勢變化,所做出的一項體現大國責任與戰略自信的重大決定,它釋放出中國以實際行動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動貿易談判、促進全球合作的重要信號,也顯示出中國願意為全球經濟治理作出更大貢獻的決心。

國際貿易專家、天津市委黨校副校長叢屹2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當前世界貿易局勢復雜多變、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國始終堅持經濟全球化不可逆,明確支持多邊主義和多邊貿易體制的發展,並主動提出不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不僅體現出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超大規模市場的大國擔當,也顯示出中國將通過開放和包容為全球發展提供更多公共產品。



“經過數十年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經濟總量和制造業規模遠超一般發展中國家。盡管人均收入仍處於中等水平,內部發展也不平衡,但中國整體經濟體量已具備承擔更多國際責任的能力。”楊水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


她認為,此舉也將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與規則塑造力。通過主動采取這一姿態,中國意在傳遞一個明確信號:中國不僅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多邊貿易體制的維護者和建設者。這有助於中國以更平等、更具建設性的姿態參與乃至引領新規則的制定,使未來全球經貿規則更能反映其利益和理念。

崔凡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近年來,中國已通過實際行動承擔更多國際責任,給予包括33個非洲國家在內的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這些都是中國踐行全球發展倡議、推動包容性全球治理的具體舉措。

他同時分析稱,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承諾“不為自己”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但堅決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維護其應享有的特殊與差別待遇權利。中方認為,這正是多邊貿易體系普惠包容的核心原則。作為發展中大國和“全球南方”的重要一員,中國將一如既往堅定維護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中國的立場是穩健、負責任的,既體現自身發展階段提升帶來的底氣,也展現出其推動國際體系向更加公平方向發展的格局。”

“為長期停滯的世貿組織改革注入動力”

在中方相關決定宣布後,世貿組織總幹事伊維拉24日發表聲明,對中國這一決定表示歡迎。聲明表示,這是世貿組織的轉折點;中國的決定體現了對更平衡、更公平的全球貿易體系的承諾,為世貿組織改革發出了強有力的支持信號,將為所有成員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中國在世貿組織當前和未來談判中將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有望緩和一個中美間長期存在的摩擦點。分析人士認為,近期的一系列動作顯示出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緊張關系可能有所緩和。中國這一政策宣示也可能為長期停滯的世貿組織改革注入動力。

美國財經新聞媒體《財富》援引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美國前貿易副代表溫迪·卡特勒的話稱,“聲明有助於中國證明他們將踐行對多邊貿易體制給出的承諾,這和美國方面拖欠世貿組織會費的行為形成了鮮明對比。”彭博社的報道則評論稱,中國的聲明消除了其與美國就改革全球貿易仲裁機構達成協議的障礙。

楊水清分析認為,中國的決定為其他經濟快速發展的新興大國提供了一個范本。它示范了一條路徑:即各國可以在維護自身發展中國家身份和現有權益的同時,根據自身能力,逐步、自主地承擔更多國際責任。“這有助於維護WTO體系的活力,推動其向更加公平、包容和有效的方向改革。”她表示。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