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神经科学证实所谓的速读是扯淡(图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速读课程和应用总是宣称能让你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阅读速度,还能完全理解内容。然而,科学研究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想真正学会书中的知识,你必须踏踏实实读完它。速读不仅效果有限,还可能让你一无所获。


四十年前,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Donald Homa接到了一通来自美国速读学院的电话。对方兴奋地声称,他们的两名学员能以每分钟10万字的速度阅读,远超普通学生的1万字,甚至是大学毕业生成人的200到400字。他们希望Homa能在实验室中验证这一惊人能力。出于好奇,Homa欣然同意。他让这两名“速读天才”快速阅读一本大学水平的教材,然后进行多项选择题测试。结果令人啼笑皆非:他们仅用几分钟就翻完了书,但在测试中几乎一题不中,毫无收获。Homa总结道:“他们唯一擅长的,是翻页的惊人手速。”

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个例,却揭示了速读的真相:它并不像宣传的那样神奇。半个多世纪以来,速读课程一直承诺能让人大幅提升阅读速度,同时保留理解力。他们声称,通过减少眼球移动和抑制内心默读的声音,就能一目十行。然而,2016年,一组专注于阅读能力和视觉感知的认知科学家与语言学家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彻底驳斥了这些说法。


首先,人眼的结构决定了我们无法清晰地看到视野边缘的文字。速读课程宣称可以一眼看懂整块文字,但这在科学上站不住脚。实验表明,速读者的周边视觉并不比普通人强,这种能力无法通过训练提升。试想你在快速翻书时,眼睛能捕捉的只有页面中心的几个字,边缘的文字模糊一片,怎可能理解全貌?

其次,抑制内心的“阅读声音”确实能加快速度,但代价是理解力的下降。语言的本质与声音紧密相连,即使只在脑海中默读,文字也需要被转化为语音形式才能被充分理解。记得小时候读课文时,老师总让我们大声朗读?那是因为声音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内容。速读却试图跳过这一步,结果就像囫囵吞枣,文字从眼前滑过,脑子里却空空如也。

速读的支持者常常引用数据,声称学员在课程前后测试中阅读速度提升且理解力未受影响。但科学家指出,这些结果往往不可靠。有时,课程会故意让前测比后测更难,或者让学员反复阅读同一材料。这样的设计下,后测成绩自然更好,但这与速读本身无关,只是测试设计的把戏。严谨的实验一再表明,速读者确实能读得更快,但记住的内容却少得可怜。速度越快,理解越差。


如今,一些速读应用声称能让阅读更简单。它们通过“快速序列视觉呈现”技术,将文字逐个显示在屏幕的同一位置,用户可以调整显示速度,省去眼球移动的麻烦。然而,这种方法同样无效。随着文字呈现速度加快,理解力直线下降。你可能觉得自己“读”了很多,但脑子里留下的只有一团迷雾。

那么,有没有办法加快阅读速度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它并不性感。2016年文章的作者指出,唯一可靠的方法是多读,同时扩大词汇量。这听起来费时费力,但阅读能力的提升和任何技能一样,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就像钢琴家每天练习音阶,篮球运动员无数次投篮,或飞行员在模拟器中磨炼数千小时,阅读的精进没有捷径可走。十二周的速读课程或许能让你翻书更快,但无法让你真正吸收知识。


下次当你被速读的广告吸引时,不妨停下来想想:与其追求一目十行,不如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书中的每一页。真正的智慧,藏在字里行间,等着你去挖掘。



(示意图)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