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尼泊尔: 尼泊尔"Z世代"抗争 会在中国发生吗?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尼泊尔前总理奥利(K.P. Oli)赴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与93大阅兵后,2025年9月4日,奥利宣布尼泊尔境内禁止欧美各大社交媒体,仅留下TikTok和Viber等。 此举影响境内约1700万名社交媒体用户,立即引发全国民众强烈不满。 除了抗议当局滥权、控制舆论及删除批评声音外,尼泊尔年轻人,或称为“Z世代”(Generation Z)对于日益严重的贪腐与国家长期处于贫穷状态积怨已久,特别是被称为“Nepo Kids”的权贵子女,过着奢华生活,与一般青年求职困难的现实形成强烈对比,更是本次抗议的导火索。 经历数日的暴力冲突后,尼泊尔的Z世代利用Discord服务器Youth Against Corruption选出前首席大法官卡尔基(Sushila Karki)担任临时领导人,并与军政府达成协议将于2026年3月5日进行大选。


中方官方与民间对抗议态度两极

由于奥利长期以来立场亲中,下台前甫结束访华行程,再加上失业、社会不公是两国年轻人面临的共同困境,以及本次抗议的导火线在于奥利政府试图仿效中共封禁社交媒体。 因此,尼泊尔的情势发展也引起中国网民关注。 关于“#尼泊爾”的讨论9月10日大幅增加,从前一日的2百多万次阅读激增到450多万次,微博热搜榜最高位置第14位。 与网络热议的情况相反,中国仅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回复,希望尼泊尔尽快恢复社会秩序与国家稳定,并提醒在尼泊尔中国公民与机构提高警惕。 尼泊尔临时政府成立后也仅以不具名外交部发言人名义,称尊重该国人民自由选择的发展道路。 看似有意降低国内关注度。


中国社交平台对尼泊尔Z

不同社交平台的用户对于尼泊尔Z世代抗议关注焦点和讨论方式有所差异。 在小红书上,多数贴文着重在旅游、生活可能遭遇到的问题和侨民的现状; 微信、网易上多数为针对尼泊尔该国的现状或中国官方的态度发表评论或短影音,用户讨论数较少。 微博则在博主发表的评论文章下方用户讨论热烈,且涉及较多中国自身的议题。

在各种社交媒体中,“美国因素”与“数字主权”仍是讨论的主旋律。 不少网民在微博上表示,尼泊尔本次抗议所使用的拳头意象,与2003年以来世界各地的颜色革命有异曲同工之妙。 网友也直指尼泊尔Z世代抗议活动代表人物——“我们尼泊尔”(Hami Nepal)的创办人古隆(Sudan Gurung)背后有西方的非政府与企业赞助。 这些跨国资金在各国找寻合适的代言人,利用情绪化叙事刺激该国社会矛盾,进而动员抗议。 西方社交媒体正以普世价值为借口,透过算法威胁着发展中国家与小国的网络国家主权。 同时,也有人从本次抗议中发现,尼泊尔有一批年轻人打扮成蜘蛛人、海贼王,高举标语上街,这些以美国日本为首的文化输出形塑了尼泊尔年轻人对正义的形象,在潜移默化中,认为这些超级英雄可以代替自己去对抗本国的政府,因此,文化战场就是物理战场,中国未来必须持续向世界输出文化软实力,才是当代硬道理。 不过,也有不少人对这次抗议事件抱持正面看法,认为年轻人是时代改变的力量,尼泊尔人民相当勇敢。 并反求诸己,利用模拟或影射的方式,暗示中国人民像是被温水煮青蛙。


社交媒体在抗议中发挥的作用,中国将引以为戒

本次尼泊尔Z世代抗议,通讯软件Discord扮演重要的去中心化角色至关重要,抗议者透过Discord频道迅速传播信息,每个频道都成为集体决策的中枢,个人难以只手遮天。 Discord更成为全球第一个票选出该国总理的“虚拟议会”,以及数字民主实验的里程碑。 此外,AI聊天机器人ChatGPT也为Z世代推荐了一位“能够赢得不同群体信任并引导国家走向公正选举”的候选人。




本次尼泊尔青年抗议的导火线,在于奥利政府试图仿效中共封禁社交媒体。 (美联社)

相对地,2022年中国白纸革命期间,Telegram、Discord等平台上也出现过各地指挥中心,号召更多中国公民出来反抗政府。 然而,本次在微博上中国网民对尼泊尔利用Discord选举出领导人则嗤之以鼻,对Discord的讨论更多是关于射杀美国保守派意见领袖柯克(Charlie Kirk)的Z世代嫌疑人泰勒罗宾逊 (Tyler Robinson)在Discord上承认罪刑。 从中国网民对discord的态度转变也可以观察出中国尼泊尔政府对舆论控制的差异。 尼泊尔政府企图效法中国控制言论引发反效果,但实际上中共的作法更为细致长远。 除了逐步限缩网络使用自由外,在IG、Youtube等社交媒体还未在中国流行前就已经禁止进入该国,并提供类似功能的社交媒体。 在尼泊尔抗议事件发展过程中,中国境内并未发生类似四川江油市的突发性事件,中国也有限度地开放网民讨论该议题,再用算法限制不利官方文章的触及率。 北京透过“堵不如疏,疏不如引”的方式,保留民众不满情绪的宣泄空间,再加上严密的网络监控,得以有效地防止尼泊尔Z世代抗争的骨牌效应在中国产生。

※作者陈颖萱为国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政策分析员。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