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清華學霸炫富,年薪1.67億,"在逃"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華爾街》劇照


對吳艦個人而言,觸發紐約法院、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兩個監管力量發起刑事民事雙重起訴,陣仗頗大。美國紐約南區檢察官達米安·威廉姆斯曾表態:“吳的雇主相信他是誠實的,但他卻背叛了這份信任,利用他的技術專長騙取了雇主數百萬美元。”聯邦調查局也表示,此案凸顯了量化行業對個人分析師的嚴重依賴以及信任的潛在風險。

但對美國金融市場而言,吳艦的丑聞談不上多大風浪。“幾億美元對於整個量化的盤子而言,不算什麼,不會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畢竟這不是操縱股價或者是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林淵說。


Daniel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這件事每天都在發生,總是有人在那瞎搞一波賺錢,被抓了或者沒被抓。”監管的反應也是常規操作,“在美國是這樣的,哪怕你不是一個有名的對沖基金,但凡有一點的事兒,SEC都會立刻跑出來糾錯。”

“Two Sigma這次的巨額賠償算是買了個教訓,各大量化基金都會開始自查,並且嚴格對模型的考核和檢驗,監管部門會對量化基金看得更緊。”林淵說。

快錢、名校光環與欺詐

除了高調炫富,吳艦作為清華畢業生卻被控證券欺詐,這種鮮明反差引發了公眾對高學歷與人品關系的關注。

在吳艦之前,也有兩名北大畢業生同樣在Two Sigma爆出丑聞。據財新2023年報道,其中一位是邱建軍,竊取了業務數據,後於2007年達成和解,之後輾轉回到美國繼續從事金融工作;另一位是高亢,非法入侵公司電腦並復制文件,2015年,10個月刑滿釋放後被遣返回國,開起量化私募公司,迅速擴張。




圖源:unsplash

學歷背後,是以金錢為紐帶、躋身精英為目標,學霸與華爾街相互吸引。而在華爾街,清北學霸的丑聞一部分是人性與概率的問題。

“混華爾街中國留學生主力來自清華、北大,外加上中科大。”林淵也是北大出來的,他說,“其實中國孩子們在華爾街的形象還是比較踏實守紀律,又聰明能幹,沒有什麼惡習,大家進到華爾街都很不容易,也很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機會……凡是進到華爾街的人都不傻,監管體系內的各種漏洞,大家都懂,但是真的會越過那條線去做麼?”


林淵給出了否定的回答,但這個問題關乎個人選擇和價值觀。

Daniel很清楚,華爾街是資本的世界,“大家每天想的、幹的事就是賺錢”,想賺快錢的人多的是,名校教育學歷有時就服務於此。“這也是為什麼要有職業道德准則。”

8年前,Daniel剛入行的時候,他的基金經理就提醒他:等你之後當基金經理,你得想著那麼多人的錢給你,相信你,你不能胡來。“我覺得這是職業道德,人家相信你把錢給你,那不是你的錢。這行注重職業聲譽,犯不著搭上自己的職業前途。”

林淵說,職業倫理是行業入職培訓的第一課,明確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

但現實是復雜的,總有人鋌而走險。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