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開業19年的豆瓣書店官宣閉店,一個時代或許真的結束了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5年前接受采訪時,卿松就曾淡淡地說:“如果有一天書店撐不下去了,那就自然而然地倒閉,書店有自己的命運,我不會因為撐不下去而改變豆瓣書店的本質。”這些年,豆瓣書店做出的最大改變,一個是從2017年開始在朋友圈推薦書,另一個是去年曾短暫地推出過圖書盲盒。曾有媒體這樣評價卿松:“他是商業市場的失敗者,又是個人自由意志成功的扞衛者。”

如今,當初的假設變為現實,卿松還是淡淡地說:“萬物總有其時。這些年書店生意一直不好,今年尤其差,讓人看不到希望。”在市場的倒逼下,出版機構近年紛紛開始做自營、做自播。“當我知道我們合作的一些出版機構開始為了去庫存做直播,以3折的價格賣微瑕書的時候,我就知道像我們這樣純粹賣書的書店,已經完全沒有生存空間了。”卿松苦笑,“我們的存在是反邏輯的。”但他也知道,出版機構也是被逼無奈,大家都不容易。


“青春和書店糾纏在一起”

要說卿松的內心毫無波瀾是假。


他想起18年前,豆瓣書店還開在一個小倉庫裡時,自己曾騎著自行車給一位北京學歷史系的老師送書。後來他才知道那位老師是歐陽哲生,北京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史學專家,中國培養的第一位歷史學博士後。

18年來,歐陽先生常常光顧豆瓣書店,每次也不多說什麼,自己選購一些書,跟卿松打個招呼便走了。前幾日,老先生再次來到店裡,卿松告訴他豆瓣書店要關了,老先生很震驚,詢問了情況,說:“書店正式落幕那天一定告訴我,我來看你。”不善言辭的卿松有些動容,說:“能否跟您握個手?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更多機會見面。”二人握手後,老先生離開,卿松一個人在店裡號啕大哭。


“每個來到豆瓣書店的讀者,都會跟這裡產生交集和連接。書店像一個容器,承載著讀者當下的青春和境遇,當他再次來到書店,就會想起當年的心境,或愉悅,或困頓,就好像他的青春和書店糾纏在了一起。”卿松說,“就像15日那天有兩位讀者特別感慨。一位是60多歲的老讀者,他說:‘豆瓣書店要閉店了,我也老了。’他是感懷他的青春;還有一位是20多歲的年輕人,說他小時候就來過這裡,也曾帶著女朋友來過,就好像豆瓣書店見證了他的成長。”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80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8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