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糖尿病: 2.12亿患者!印度被糖尿病"吞没"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全球每4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个印度人,曾被视为“富贵病”的2型糖尿病,如今已跨越阶层与年龄,席卷整个印度社会。2023年一项大型研究显示,印度糖尿病患者总数高达2.12亿,占全球病例的四分之一。这个数字(包括确诊与未确诊者)较1990年暴涨八倍,甚至可能已超过中美两国患者总和。


印度的糖尿病蔓延速度之快彻底颠覆了专家此前所有的预测模型,科学家们正努力寻找这场糖尿病危机的根源。

专家指出,饮食习惯剧变、快速城市化、乃至数百年印度低糖环境下形成的基因易感性,催生了糖尿病激增的环境。他们警告,在这个全球人口第一大国控制糖尿病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并可能长期拖累印度的发展进程。


糖尿病,本质是血糖失控,当人体血糖水平过高且无法有效调节时就会引发糖尿病1型多属先天免疫疾病,患者体内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占全球病例95%的2型糖尿病多为后天形成,其成因为胰腺过度工作,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产生抵抗,其形成原因与后天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确诊糖尿病,意味着人生彻底改变:平均寿命缩短7年。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印度,后果尤为惨重——持续高血糖可导致截肢、失明、心脏病、肾衰竭,每年全球约160万人因此丧生。如今,印度甚至出现20多岁青年、青少年因糖尿病截肢的案例。



专家认为,印度人的基因构成是重要诱因。南亚裔人群患病风险比其他族裔高4-6倍,且即使在体重较轻时也可能发病。关键原因在于脂肪储存方式:


南亚人更容易在腹部堆积脂肪(即“内脏脂肪”),这种包裹肝脏和胰腺的脂肪会加剧胰岛素抵抗,大幅提升患病风险。



最新全国家庭健康调查显示,印度40%女性和12%男性存在腹部肥胖。这意味着,即便体重正常,他们也更早面临糖尿病威胁。


为什么南亚人更容易“藏脂于腹”?最主流的理论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的频繁饥荒。由于季风降雨、长期干旱以及殖民时期粮食外运政策,世代印度人不得不适应更容易储存脂肪的生存机制——这在饥荒年代是生存优势,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却成为健康隐患。

埃克塞特大学代谢疾病专家大卫·斯特兰教授解释:“如今导致糖尿病的基因,实际上是当年抵御饥荒的保护基因。如果能快速增重、超量进食并储存脂肪,生存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自1990年代以来,印度糖尿病患者数量增加了200%。这三十年印度饮食文化的颠覆性改变,是危机的重要推手。

尽管印度仍被许多人视为“素食大国”,但现实早已改变。西方快餐文化大举进入,超加工食品销量年均增长13%。甜饼干单一品类,就占超加工食品市场的43%以上。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