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X檔案·抗戰傳奇》:80年前,那些不能忘卻的人與事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945年9月3日,中國人民經過14年浴血奮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正式結束。歷經80載歲月流轉,時至今日,歷史的記憶仍然銘刻在每一位中華兒女心中。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事跡和抗戰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更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動力。




正在優酷熱播的紀錄片《X檔案·抗戰傳奇》,就將人民英雄董存瑞、沂蒙母親王換於、“梅花上將”張自忠等革命英雄的故事,再度呈現在觀眾面前。節目聚焦抗日戰爭中極具代表性的英雄人物與傳奇事跡,通過多個標志性人物的故事,構築起一部立體鮮活的英雄史詩:既有戰場對決的壯烈與鐵血勳章,也有地下斗爭的驚心動魄與民眾智慧,更有普通軍民所展現的不屈意志與魚水深情,全方位地鑄就了中華兒女抵御外侮的精神豐碑。


第一集 “梅花上將”張自忠

《X檔案·抗戰傳奇》的首位主人公是被後人尊稱為“梅花上將”的抗日名將張自忠,他也是抗日戰爭中以身殉國級別最高的將領。山東臨清出身的他,早年棄筆從戎追隨馮玉祥,在九一八事變後投身抗日戰場。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張自忠臨危受命任北平代理市長,為掩護29軍撤退與日軍周旋,卻因北平淪陷成眾矢之的。他被親友冷淡、輿論聲討,默默承受各種委屈,誓以戰功洗刷冤屈。1938年臨沂危急,張自忠率59軍頂嚴寒、踏冰雪急行軍180裡,激戰六天解臨沂之圍,奠定了台兒莊大捷的基礎。




張自忠

1940年棗宜會戰時因我軍電報被截獲,一萬日軍包圍南瓜店十裡長山。張自忠左臂中彈、身被炮傷仍指揮作戰,堅守陣地,戰至最後八人,終因太陽穴中彈壯烈殉國,年僅49歲。日軍發現其遺體派克金筆上的名字,竟集體脫帽敬禮。後中國軍隊奪回張自忠遺體,十萬宜昌民眾冒敵機轟炸送行,無一人躲避。馮玉祥取史可法梅花嶺典故,將其安葬的雨台山改名為梅花山,種滿梅花,“梅花上將”也由此得名。


第二集 抗日虎將

節目第二集講述了兩位人生軌跡截然不同,卻書寫同樣震撼人心故事的將領——一位是從黃埔精英到“飛虎將軍”的王耀武,另一位是從愛國書生到起義領袖的馬耀南。

山東泰安人王耀武早年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三期,憑借“善於帶兵、屢建奇功”的特質,29歲便被破格提拔為少將旅長。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王耀武以“陣型多變、夜襲突襲”的靈活策略,率151旅夜襲日軍陣地,一夜殲敵500余人。南京保衛戰中,他在淳化鎮率51師硬抗日軍十余次猛攻,五天內斃傷敵500余人,即便傷亡達2300余人仍死守不退,盡顯鐵血本色。74軍因“頑強如鐵”獲授兩面飛虎旗,王耀武更被稱為“飛虎將軍”。1945年雪峰山戰役,他指揮第四方面軍給予日軍最後重創,完美收官正面戰場,書寫了“黃埔精英”到“抗日鐵軍統帥”的傳奇。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7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