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預制菜之爭:民眾和餐飲專家在關心什麼?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重壓之下,9月12日,西貝即在微博官方賬號上發布聲明一則,沿襲其一貫的社交媒體風格,西貝把所有菜品的制作過程拍成圖片,列表展示門店的制作過程流程繁瑣,甚至“匠心制作”,竭力自證店面從未使用預制菜。


風波並未平息。民眾貼出圖片表示其兒童餐中的牛肉餅和鱈魚條疑似預制菜,並開始呼吁抵制西貝。

9月15日,西貝第二次回應風波,命名為“西貝致歉信”的文檔下,這個品牌表示自己向來遵紀守法,但願意整改, 在堅稱所謂“預制菜”是自家的“中央廚房前置加工工藝”的情況下,表示將調整這些“預制”的步驟到門店現場加工,也就是說,10月1日之後,鹵肉、烤串等菜品都將在門店現場從零開始制作。


民眾到底在抵制什麼?

劉先生是西貝的忠實顧客,他對BBC中文表示,自從2024年春節帶家人嘗試西貝後,他們家就將每月兩次的聚餐定在西貝,因為它看起來“幹淨、新鮮”。

“我難受的不是它用預制菜,而是它用預制菜但是宣傳自己新鮮現做,賣我新鮮現做的錢,”劉先生說,“我家沒有小孩,我不想去追究這個預制菜到底健不健康,我只在乎為什麼它要騙我賣這麼貴。”

和劉先生持有同樣觀點的民眾並不在少數。在微博、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和西貝相關的討論中,出現頻次最高的就是“誠信”。

9月12日,也就是羅永浩點燃西貝征討戰的第二晚,羅永浩在Bilibili、微博、抖音等平台同步開播,其背景板上寫“不反對預制菜,推動與制裁透明化,維護消費者知情權”。

此外,圍繞預制菜爭端展開的還有預制菜的價格——中國民眾普遍認為“現場制作的菜肴值得更高價格,而預制菜本該價格低”——盡管在預制菜逐漸霸占中國餐桌和輿論漩渦的過去幾年裡,食品工業從業人員一次次向大眾解釋預制並不意味著便宜。


但無庸置疑的是,中國民眾依然固守“預制菜就是便宜”這個想法,這也從根本上導致了西貝這個不算便宜的餐飲品牌在遭到質疑後,其定價成為焦點。

而西貝至今依然堅稱沒有使用預制菜——這也反映出預制菜定義模糊,其詳細操作因此存在可操作空間。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預制菜定義模糊,其詳細操作因此存在可操作空間。(資料圖)

預制菜的爆發式增長

2024年,中國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預制菜的衡量標准包括:一種或多種食用農產品及其制品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調味料等輔料,不添加防腐劑,經工業化預加工(如攪拌、醃制、滾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調味料包,符合產品標簽標明的貯存、運輸及銷售條件,加熱或熟制後方可食用的預包裝菜肴。

西貝堅稱自己出售的是中央廚房由自己品牌現做的半成品、通過集中供應體系輸送到各個門店。但網友質疑:這些號稱自產自銷、保質期長達18個月的是預制菜嗎?預制菜的邊界是什麼?

過去幾年裡,中國的預制菜產業蓬勃發展。2024年,中國政府網站引用業內統計稱,中國預制菜加工企業超過7萬家,2023年行業產值已突破5000億人民幣。同年的上海國際餐飲食材展覽會上,過半廠商所展示內容都是包裝精良、價格公道的預制菜。

從出口上看,中國預制菜出口額從2022年的約30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70億美元以上,被廣泛看做前景極廣的“爆發式產業”。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84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8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