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當仇人整 中企背景調查手法嚇人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份背景調查通知,讓多少求職的職場人又喜又憂。喜的是,背調通常意味著面試已經順利通過,新工作只差臨門一腳。憂的是,背調總是搞得神神秘秘,讓人不知所措。多少人一路過關斬將,卻因為背調出了問題被拒之門外。


如果說簡歷造假被查出來是情有可原,那麼前同事一句張口就來的抹黑,能讓自己的offer告吹,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背調,怎麼越來越離譜了?

一、用人單位,用背調整頓職場


一心想把自己賣個好身價的牛馬,從未有哪一刻,像寫簡歷時一樣共情資方老板:變著法包裝自己,只為了讓簡歷更加值錢。

有人“追求穩定”,方法是合並自己的工作經歷;有人看著有打工人原罪之稱的空窗期發愁,糾結一番後還是在簡歷裡謊報了在職時長。作者以自身經驗說,自己在簡歷裡多寫的那半年工作時間,都是無償加班加出來的。

不過,面對打工人的職場糊弄學,用人單位也有自己的破解之法。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正通過HR、獵頭公司或專業的背調公司,對求職者的背景信息進行核查。背調,作為興盛於歐美國家的“舶來品”,如今在大陸國內也越來越常見。

背調下來才知道,一些人簡歷裡的水份,就跟下雨天通勤路上的積水一樣深。

根據i背調人才研究院發布的《2020全行業人才背調白皮書》,超過一半的背調問題,集中在求職者的工作履歷上。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拉長或縮短在職時間、虛構供職經歷。

還有四分之一的背調問題,是求職者自述的工作表現和實際存在差異。

這些異常情況,一般會在背調報告中用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信號燈來提示。紅燈表示信息嚴重不符,黃燈表示有部分項目無法核實或差異較大,藍燈表示差異較小,綠燈則表示全部屬實。

拿問題高發的供職時間來說,如果出現6個月以上的虛構,那很有可能亮紅燈;差了3至6個月,可能是黃燈;1至3個月是藍燈;沒有差異最好,可以綠燈通過。i背調人才研究院的報告顯示,在i背調的服務數據中,近四成求職者都曾因職業信用問題亮起過“異常燈”。

如果從具體行業來看,教育培訓補習行業的職業信用異常最為普遍,有問題的候選人占到了53.8%。

地產行業的職業信用風險也不低,49.3%的求職者都或多或少有些問題。商貿消費和物流運輸行業則並列第三,成為最需要背調的行業之一。

在靠學歷資質吃飯的教培行業,也有不少人靠假學歷、假資質“沒飯硬吃。”在學歷職業資格證書這一項上,教培行業異常率最高。而地產行業的問題則集中在誇大工作表現、篡改工作履歷方面。

相比之下,在公共事業、生產制造和金融行業,候選人的職業信用問題相對少一些。

不同行業的職業信用問題五花八門,要真把隨地大小“編”的候選人招進門,對其它候選人來說是不公平,對企業來說是不安全。為了盡可能保障用人安全,企業對候選人進行背調也算合情合理。

二、越來越盛行的背調,越來越荒謬

背調剛進入大陸國內時,還是一件小眾的事,主要針對公司高管和關鍵職能崗位的應聘者進行調查。但隨著人才市場變化,背調的風還是吹到了普通打工人的身上。

面對越發常見的背調,無論是初入職場的應屆生,還是工作多年的打工人,都很難不會頭皮發麻,不知道這個背調到底要調查啥。

根據公開資料,身份、學歷都是背調的必查項,有沒有征信問題、有沒有訴訟記錄等信用記錄也是背調的重點之一。

想跳槽的打工人,還得提供前面一到兩段工作經歷中,領導同事的聯系方式。背調方會通過聯系這些人,核實工作履歷,詢問工作表現。

如果是要應聘核心高管,那背調更加嚴格,除了會將更多段工作經歷納入考察范圍,還會調查候選人有沒有工商注冊信息,會不會帶來商業利益沖突。

多方詢問、交叉驗證,背調方早已沉澱出一套背調的方法論。

但這套流程卻並不透明,仿佛一個巨大的黑箱。背調發現的問題,背調公司沒有義務向當事人說明,很多用人單位也只是輕輕一句“背調沒過”,就這麼不明不白地給打工人判了“死刑”。


除了不透明,一些背調對個人隱私的侵犯,也變得越來越離譜了。



正規的背調,是需要當事人許可的,得到授權後,背調方才可以對工作相關的信息進行調查。可有的背調問起了候選人的社交媒體帳號,還恨不得把家庭情況問個底朝天,相親都沒帶這麼問的。

還有更離譜的,候選人還沒離職,背調方未經授權,直接一個電話打到現任領導手上,整得候選人裡外不是人。新offer還不一定能拿到手,現有的工作可能也保不住了。

背調太過依賴主觀評價,也是大家瘋狂抱怨的吐槽點之一。在打工人眼裡,新公司向前公司詢問主觀意見,就好比現任給前任打電話,聽到好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就算和前公司是“和平分手”,也難保群眾裡不會出什麼壞人,前同事一個背刺,就足以讓求職者前功盡棄。

還有些背調掛了的緣由讓人意想不到,訴訟記錄就是其中一個。有人背調黃燈,是因為被起訴過,想了半天才想起幾年前跟小區物業鬧矛盾,業主集體罷交物業費被起訴,沒想到物業射出的子彈,在幾年後正中打工人眉心。

讓人丟了工作的原因,跟工作本身有零個關系。蒙受不白之冤的打工人滿腹委屈,無處說理。




最離譜的入職背景調查,坑慘打工人。(示意圖,達志影像)

三、為了順利通過背調,打工人有多拼?

一些背調把打工人當仇人整,終於觸碰到打工人的逆鱗。打工人請蒼天辨忠奸,把前公司、新公司告到法院。

作者在北大法寶司法案例庫中,統計了自2015年以來因背調而起的案件,發現超過一半都是打工人告用人單位,要麼要求賠錢,要麼要求恢復勞動關系。

2021年,就有人要求新公司賠償自己offer被撕的損失:自己拿到offer後提了離職,等了快一個月等到即將入職,這才被告知背調沒過,不用來了。

實際上,新公司早在發offer前就已經完成了背調,拿到了結果。好在打工人最終勝訴,獲得了包括三個月工資、交通費、搬家費在內的近4萬元(人民幣,下同)賠償。

許多企業因為對勞動仲裁、一審判決結果有異議而起訴或者上訴,認為自己不該賠錢、不該恢復勞動關系,還有企業起訴打工人,想讓打工人給公司賠錢。

但從判決結果來看,公司起訴或上訴,勝率不高,不到9%,而在打工人告公司的全部案件裡,打工人勝訴的比例接近一半。

盡管如此,不到萬不得已,誰又會願意和公司鬧到這一步呢?打工人只想掙錢養家糊口,能順利通過背調才是最重要的。於是大家團結在一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起了背調的血淚經驗。

既然背調可能過分看重主觀評價,那在向背調方提供聯系方式時,就選擇值得信任的上班搭子。提前跟搭子們打好招呼,事後也別忘了跟前同事表達感謝。

要是確實沒辦法繞過黑心領導,那爭取及時跟招聘方、背調方把話說清楚,當然了,如果有能夠證明自己的證據,也別忘了補充上去,工作留痕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此外,在背調的時候和新公司明確背調的時間和范圍也很重要。尤其是如果你還在職,可以要求對方先背調上上家公司。在一些無關工作內容的個人隱私信息上,也可以先確認對方調查的目的。

要是真的背調失敗,也可以嘗試向HR(人資)詢問原因,積極解釋溝通,再爭取一下機會。

有人就曾分享,自己因為交通事故被人碰瓷成了被告,背調黃燈之後跟HR說清楚,還是成功入職了大廠。

打工人一邊接好運,一邊想方設法避開背調的坑。可有些坑避無可避,打工人也無可奈何。怎麼背調自己一個小職員,嚴格程度卻堪比調查CEO。知道的,曉得自己是進廠擰螺絲,不知道的,還真以為是要進去造火箭呢。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3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