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毛泽东: 血溅井冈山 毛泽东结拜弟兄惨遭灭顶之灾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井冈山英雄信任毛泽东,却被中共卸磨杀驴!


1930年永新血案,500人命丧阴谋,百姓宁信土匪不信红军。揭开“革命摇篮”的黑暗真相!

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发生在号称中共“革命摇篮”井冈山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1930年2月的一个深夜,井冈山下的永新县城,枪声划破寂静,鲜血染红了地面。两位绿林好汉,袁文才和王佐,带着对中共革命的满腔热血,却落入了一场精心设计的圈套。



“革命摇篮”井冈山传出一句绝望的呐喊。(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袁文才中枪倒地,王佐跳入冰冷的河水,绝望地喊出:“毛委员,你好狠!”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王佐要喊出这样一句话?他们的死跟毛泽东有什么关系?让我们倒转时间,揭开井冈山这段恩怨交织的历史真相!

井冈山的绿林传奇

故事要从永新事件三年前,也就是1927年说起。

井冈山,坐落在江西湖南交界的罗霄山脉,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是个“两不管”的地带——江西不管,湖南不问,国民政府军也很少踏足。这里,是绿林好汉的乐园。袁文才和王佐,就是这片山头的两位“山大王”。


袁文才,读书人出身,脑子活络,颇有几分儒将风范。王佐,粗犷豪爽,不识字却讲义气,劫富济贫,深得百姓拥护。两人一文一武,搭档默契,成了井冈山上的传奇人物。百姓提起他们,竖起大拇指:“这才是真好汉!”

同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失败,带着残兵败将四处寻找落脚点。他看中了井冈山的险要地势,心想:这地方,简直是天生的革命根据地!于是,他决定上山“借宿”,投奔袁文才和王佐。

结拜兄弟:一场热烈的相遇

1927年10月6日,毛泽东来到井冈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子,第一次见到了袁文才。双方见面礼不含糊:毛送了一把手枪,袁回赠600块大洋。毛说想在山上长住,袁文才摆摆手:“这得我大哥王佐点头。”


于是,袁文才带着毛去见王佐。王佐豪气冲天,宰了一头大肥猪,搬来两担老酒,摆开宴席欢迎。席间,王佐举杯:“毛委员,欢迎上山!”毛泽东也不甘示弱,端起酒杯,豪迈地说:“两位大哥,绿林好汉,劫富济贫,小弟佩服得紧!今日投奔井冈山,全靠两位仗义相助!”

袁文才笑着接话:“毛委员比我和王佐年长五岁,今后咱们得叫你毛大哥!”王佐拍案叫绝:“好!毛大哥,敬你一杯!”

毛泽东顺势起誓:“天在上,地在下,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若违此誓,天诛地灭!”这话掷地有声,王佐乐得前仰后合,连连干杯。

为了拉近关系,毛还送了些从地主家抢来的金银首饰,孝敬王佐的母亲。王佐感动不已,直夸毛大哥够义气。

酒酣耳热,毛抛出大招:“两位大哥,土匪生涯长不了,迟早不是被官府剿了,就是兄弟内讧。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才能从小到大,干一番大事业!”这话说到袁王心坎里,双方一拍即合。

1928年2月,袁文才和王佐的队伍正式被编入红军,成为第一师第二团,袁当团长,王佐做副团长。从此,井冈山成了毛泽东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贺子珍:袁文才为毛牵“红线”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527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2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