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赴山海3億投資因服化道翻車?20位繡娘繡成毅戰袍,觀眾卻不買賬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你有沒有想過,當一部劇動用非遺工藝、豪擲3億投資時,觀眾會期待什麼?是視覺上的極致震撼,還是文化傳承的深刻表達?《赴山海》的服裝設計,確實算得上用心良苦。南宋《蠶織圖》的靈感,20位繡娘耗時半月完成的戰袍,聽起來堪稱匠心獨運。




但這些“高級”背後,真的能打動觀眾嗎?當宣傳裡的“非遺工藝”變成了觀眾眼中的“廉價粗布”,當“影樓風”成為槽點主角,我們不禁要問:這3億的服化道投資,到底去哪了?




“影樓風”審美,觀眾能接受嗎?


男主嫩黃色的戰袍,像極了塑料包裹的“地攤貨”;成毅的粉色長衫、裸色美甲,搭配著有點像是奶茶甜品店的“少女風”。再加上雙辮子造型,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你看得出江湖的粗糲感嗎?看得到俠客的陽剛氣嗎?




觀眾的吐槽不是沒有道理,影樓裡拍個人寫真,都講究打光、擺pose,可劇裡的“影樓風”卻顯得突兀。那些昂貴的非遺工藝,似乎被掩蓋在了過於鮮艷的色彩和浮誇的設計下,未免有些可惜。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66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