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只活了31岁,却被铭记千年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尽管梁武帝晚年以“佞佛”著称,但他早年接受的,却是地地道道的儒家教育。执政初期,他一度坚持“以儒治国”,令天下百姓看到了太平盛世的希望。


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梁武帝不仅颁布了日后《隋律》《唐律》的蓝本——《梁律》,更是全面实行籍田制度,劝课农桑,减免赋税。针对当时人心多浮躁的状况,梁武帝还用心写下了一篇《孝思赋》,劝导臣民以孝为先,弘扬孝道,表彰天下孝子。

梁武帝不遗余力地完成这些政绩,实际上也是对太子萧统的一项行为教育。他希望太子萧统长大后,能以孝当先,做一位仁慈宽厚的圣君。


而小小年纪的萧统,似乎也从未让梁武帝失望。

自萧统出宫独处开始,他便时时思念父母,每次入宫晨昏定省,总是与父母依依不舍。梁武帝将爱子的这种难舍之情理解为儒家的孝道,遂将原先的规矩改了改,让萧统每五天上一次朝,退朝后可以在宫中住上三五日,以感受家庭的温暖。

除了孝顺的一面,萧统在政务处理上也愈发展现出他的“博爱”之心。

天监十一年(512),12岁的萧统在宫中偶遇一群来给梁武帝送切结书的廷尉府属员。由于他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便来了兴致。他吩咐手下召见这群属吏,当面询问他们,能否让自己参与审阅并审理刚刚由他们递交的案件。

廷尉的属吏们见太子不过是个半大小孩,就想糊弄一下人家,半带开玩笑地许可了太子的决定。



昭明太子萧统画像。图源:网络


谁知,萧统年纪不大,判罚却是有理有据。针对刑书上判罚过重的地方,萧统直接改成“署杖五十”。这可难为死了那群前来觐见陛下的官员,他们将此事上报给梁武帝,梁武帝却笑着追认了儿子的判罚结果,并规定日后太子有权旁听所有案件审理,如遇可以轻判的案件,一切统归太子自决。

就在萧统获得旁听权不久,京畿附近的建康县发生了一起诬告他人拐卖人口的案件。在古代,与拐卖人口相关的犯罪,基本都是杀头的大罪。犯人只要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不死也得脱层皮。不过,太子刚刚在廷尉府展露了一番博爱的风范,小小县官怎能不知趣?于是,建康县令将诬告者轻罚“杖四十”,以求切结书能尽快通过东宫审核。

但萧统看了切结书,却直言县官渎职。他认为,假若诬告者诬告成功,那么被诬告者将面临家破人亡的风险。就这样草菅人命的大罪,轻判杖罚四十,县官还有没有良心?


紧接着,他将原先切结书的内容改成了“付冶十年”,也就是判罚诬告者到后方生产基地不分昼夜冶炼劳改十年。

自此,朝廷百官才发现,这位仁孝的太子,并不是个任捏的软柿子。萧统在这个时期的太子地位几乎是牢不可破的。

随着年龄增长,梁武帝对南朝流行的奢靡之风越发鄙夷。尤其是到了中老年时期,他的节俭节食是出了名的。

他日只一餐,吃的基本是粗茶淡饭,喝的是豆浆,从不饮酒。身为皇帝,他除了龙袍,身上几乎没有一件绫罗绸缎。就连一顶帽子,一张被子,也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皇帝力行节俭,对天下而言,自然是与民休息的好时机。但对于大臣以及太子而言,老皇帝的标榜,正像是一面旗帜,招呼着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过,与底下刻意逢迎的部分官员不同,萧统对节俭,却是真心地推崇。自从梁武帝粗茶淡饭后,萧统就要求东宫节衣缩食,“服御朴素,身衣浣衣,膳不兼肉”。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