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一場關於"暴雨天要不要點外賣"的討論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苦夏就要結束,但秋雨可能一樣讓人心寒。


今年的夏天很不尋常,全國各地接連出現極端降雨和高溫天氣,陝西地表溫度最高飆到72.9℃,位於東北的哈爾濱空調安裝數量激增,北京暴雨用了四天下了一年的雨量。

每當窗外的雨下得白花花一片,人們心裡或許總會生出一種想法:雨是公平的,平等地灑落在這個世界每一個人身上。可我們卻忽略了老舍在《駱駝祥子》中指認的事實:“其實,雨並不公道,因為下落在一個沒有公道的世界上。”


不久前,Nature Cities探討極端天氣下消費者將暴露風險轉移給外賣員的文章,與其說是得出了什麼創新性的結論,倒不如說是把人們普遍感知得到但卻不願意面對的事實,以“科學”的形式公開化了。

食通社隨後在《暴雨中的商戰,外賣員的苦夏》一文中,記錄了幾位外賣員在惡劣天氣之下遭遇到的不為外人所知的隱秘困境,卻沒想到在評論區引發了一場關於“暴雨天要不要點外賣”的激烈討論。



●下雨天正在路口焦急等待的外賣員。攝影:玉陽

而在食通社另外一篇文章《送外賣是一種“短命勞動”嗎?》的評論區,也出現了“是否應該關心外賣員吃得好不好”的爭論。不幸的是,因為違反某種無法知曉的規定,這篇文章已經被刪除了。

相關閱讀:【404文庫】食通社|送外賣是一種“短命勞動”嗎?



●後台回復“丑團”,可獲取被刪文章。

正如一位網友指出的那樣,類似話題在十年前就已經討論過好幾輪了,但最後總容易走向“二極管”式的死胡同:“點外賣,雖然外賣員淋了雨,但是有錢賺”vs“不點外賣,外賣員不用淋雨,但是會失業”。


然而,食通社在仔細收集和整理了這些討論後發現,即使最後仍然不免陷入情緒化的二元對立,但讀者們在討論的過程中依然呈現了許多復雜的視角和事實。

例如,大家都認為自己站在外賣員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但卻得出了不同的結論,那麼誰才是真正關心外賣員的?再比如,大家都認為平台應該負主要責任,但在消費者與勞動者關系這一問題上,態度卻是南轅北轍。還有人提出,看似是“既得利益方”的消費者是否真的把代價轉移了出去?

這些難解的問題在此次討論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展開。雖然仍存在分歧,但是當各方觀點的共識和矛盾得以呈現,我們仍然比以前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了,在“惡劣天氣下要不要點外賣”這個問題上,我們支持和反對的究竟是什麼。

討論一 賺錢or尊嚴,勞動者想要的是什麼?




賺錢,並不意味著外賣員的眼裡只有金錢,因為金錢的背後是養家糊口的責任,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尊嚴,也並不是什麼“不切實際”的要求。它不只關乎勞動者的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沒有尊嚴,就意味著外賣員要預支生命健康、安全這類同樣“現實”的代價。

@好夢連連:雖然我不怎麼吃外賣,但都不點外賣你給他們發工資養家?

@Clémence:這篇文章解釋了,暴雨天點外賣,真的不是在“幫他們賺錢”,而是在鼓勵平台用算法逼迫他們“用命換錢”。

@lynnovoland:不只是外賣員,各行各業的底層打工者都很難做到“有尊嚴地掙錢”。尊嚴在打工者來說是個奢侈品,能有相對健康的工作環境(物理意義和心理意義上的)已經贏過大部分打工人了。舒心?薪水報酬中的一部分本來就是為工作中遭受的怨氣買單的。

@gogo:有一天工作日中午去銀行辦事,太陽曬得地面感覺隨時燒起來了,我在車上觀察到,這個時間點城市裡還在露天奔跑的人類好像只有外賣員。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