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華為: 華為前海外業務負責人:只要還有選擇,就不要...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觀察者網:面對印度這種情況,中國企業能夠采取哪些措施?或者說,針對印度這樣的市場,應該制定什麼樣的應對策略?


達尼:對於規模較大的企業,如果有選擇的話,應該盡量避免在印度市場進行大規模投入。如果企業只是通過一般貿易方式進行貨物交易,風險還相對可控。但如果是計劃在印度建廠、設點,並進行本地化運營,那這類投入應盡可能減少。假如你要把大量供應鏈資源轉移過去,以綠地投資的方式進入,尤其本身已是大型品牌企業,未來在印度做大之後,生存環境其實會非常艱難。

因此,應盡量避免在印度進行復雜的綠地投資。一旦投資落地,對方提出的各項要求會非常嚴苛,企業還可能面臨產業鏈被迫轉移的壓力。印度現在就是“以市場換技術”,吸引外資推動本地化生產。印度工程師的人才儲備充足,加上本地財閥的支持,會在合規要求下逐漸迫使外資企業將產業鏈轉向當地。一旦轉移完成,實際上就是在幫印度實現國產替代。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涉及產業鏈轉移,技術也會逐步被要求交出。一旦陷入這個局面,很多事就會脫離企業自己的控制,就像進入了一個預設的局。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實體盡量不要過去——尤其是已成規模的企業,應盡量避免深度投入。

客觀來說,印度目前的商業環境,並不適合大型國際公司長期扎根經營,風險較高。當然,如果企業除了印度沒有其他市場可選,那也只能面對現實;但只要還有選擇,就盡量不要輕易陷入其中。

最後再補充一點,印度在制造業成本競爭的優勢不容忽視,印度也重視教育、有大量優秀理工科人才和工業產業密集度,“中國+1”的“印度方案”雖然難度不小,但放眼全球制造業分工格局,能夠形成中國替代效應的國家屈指可數。因此,中國企業也需要注意到這一變化。

觀察者網:有一種說法是,在印度可能要經歷三次“敲打”,企業才會真正醒悟——前兩次可能還存有幻想,覺得需要適應本地市場特性、交一些“學費”或付出一定成本。那麼對於企業來說,到底什麼時候應當果斷考慮退出印度市場?有沒有一些預警信號或具體建議?

達尼:首先,當印度稅務部門開始查稅,而你發現根本無法有效溝通的時候,就應當警惕。其次,如果整體的營商環境明顯惡化,比如對方開始以“國家安全”等名義施加壓力,這也是一個信號。一般情況下,真正到了查稅這一步,往往意味著政商環境已經惡化——因為他不是常規稅務檢查,而是因為你被“盯上”了。


一旦營商環境走向惡化,對方就會不斷收緊條件,例如要求技術轉移、產業鏈本地化,甚至像前段時間某些公司那樣,業務根本無法實際開展。所有這些跡象都表明,他其實是在逼你退出。一旦意識到自己已經在印度被盯上、營商環境持續變差,對方開始一步步侵蝕你的權益,就必須盡早跳出,不要等到最後來不及反應。

對此,我建議如果企業在印度一線派駐時,最好留一位代表總部利益的監事會監事在當地常駐,因為常駐一線會比總部看到更真實的狀態。之所以以監事的身份常駐,是因為一線總經理雖然能看到風險,但在本位主義的推動下,還是可能會陷入“不願舍棄印度本地機會”的矛盾螺旋當中。

觀察者網:最後,對於出海中國企業,尤其是選擇出海印度中國企業,您有什麼建議可以給到他們?


達尼:我覺得,當前中國企業出海,關鍵不在於“哪裡有市場就盲目去做”,而應當有一條清晰的主線路徑。企業需要明確“哪裡我能做”,而不是僅僅被“哪裡人口多、哪裡訂單大”吸引,必須形成自己的核心戰略。

這就好比當年中國共產黨在大革命失敗後,確立的核心戰略是“從農村包圍城市”,而不是執著於大城市;又比如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為劉備集團提出的建議——先取荊州,再取益州,繼而圖謀北伐。

中國企業而言,出海不應是“見招拆招”,而應在大的戰略方向上有取舍。一旦戰略清晰,就不要太在意那些小的波動。選擇路徑時,一定要考慮從易到難,而不是一上來就挑戰印度這種高難度市場。如果一定要進入,也必須極為謹慎,采用簡單可控的方式,避免復雜和高風險的操作。

如果一上來就決定大規模投入印度,就會像很多已經“撞牆”的企業一樣,逐漸面臨產業鏈被迫轉移、技術一步步交出的局面,這是非常危險的——不僅對企業自身,對整個行業也是如此。

中國企業應當想清楚自己出海的主線脈絡是什麼。小的波動可以忽略,但主線不能偏離,你的核心發展路徑必須明確。對大多數企業來說,理應遵循從易到難、逐步擴張的原則,選擇自己可參與、有把握的市場,而不是盲目押注印度——沒有什麼市場是非去不可的。等到在其他地方積累足夠優勢和資源後,再考慮進入印度也不遲。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