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埃及熱氣球慘案: "無法載客的熱氣球"——香港又一場尷尬的"國際盛事"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無法載人的熱氣球

香港首個“國際熱氣球節”9月4日開幕,主辦方收取昂貴門票,但因無法通過安全許可而取消載客安排,熱氣球僅作展示,入場人士無法升空也未獲退票,形容是“詐騙”,事件持續發酵。


這是繼去年初“美斯缺陣”、今年桌球賽“提早趕走觀眾”事件後,再有大型活動引發風波。

香港政府近年力推“盛事經濟”,希望吸引游客和刺激本地消費,但連番失誤引起外界質疑專業度,甚至影響國際形象。

BBC中文采訪多位經濟學者及旅游業人士,拆解事件對香港形象的影響,以及政府應該以什麼角色介入私營的盛事活動。

“無法載客”的熱氣球



在中環海濱舉行的熱氣球節


一連四日的國際熱氣球節在中環海濱舉行,分為早場及黃昏場,成人門票由200港元至880港元(28美元至113美元)不等,其中重點項目“熱氣球系留定點飛體驗”需額外加580元(74美元)。

但活動開幕後,因飛行體驗未獲政府批准載人,熱氣球只作展示,大批購票入場的市民和游客大感不滿。

當中一名媽媽、何小姐的受訪片段火速流傳,她指特意請假帶小孩來玩,到場後卻感到被騙,她連番批評指“這裡是香港”,“我來坐熱氣球,原來你連牌照也沒有,我要付600多元看你放風箏?”


何小姐的言論獲大批網民支持,認為“不能當香港人是水魚”(冤大頭、容易被騙的意思)。

主辦方一度解釋有權更改活動項目,拒絕退款,後來才提出以免費雪糕(冰淇淋)及可再次免費入場作補償,並就事件致歉。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表示,截至活動第二天、9月5日傍晚,共接獲28宗投訴個案,涉及金額達4萬港元,當中涉及最高金額的個案近5,000元。香港海關也表示接獲舉報,正在跟進。

有本地傳媒發現,香港旅游發局網頁曾宣傳該活動,但現已下架。旅發局發言人回覆BBC中文查詢無確認曾否宣傳或下架該活動,僅稱網站載列城中活動資訊,並持續更新。

政府9月4日發稿表示,熱氣球節是商業活動,非政府主辦、協辦或資助,活動內容和安排均由主辧機構設計及落實推行。

發言人指,各政府部門曾多次與主辦方溝通,8月曾實地測試但效果未如理想,至活動前一日(9月3日)進行另一次測試,考慮安全情況僅批准熱氣球展示,不包括載客。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9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