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王健林的預言又准了 2026年房價已出現4個跡象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三年前,王健林提出房地產將進入“深度調整期”時,不少人還覺得是危言聳聽,想著房價怎麼可能真的降?


可如今市場給出的信號越來越清晰,尤其是近半年來顯現的四大跡象,直接把2026年的房價走勢擺到了明面上。

第一個最直觀的跡象就是二手房市場的供需失衡。


現在打開各大房產平台就能發現,掛牌的房源數量比去年同期多了不少,全國二手房掛牌總量已經突破753萬套,創下歷史新高。

但與之相反的是,成交量卻不升反降,同比下降了15%。

很多城市的二手房都陷入了“掛牌多、成交少”的困境,不少房源掛出去幾個月都沒人問津。

即便有買家咨詢,也會在價格上反復壓價,不主動降價根本很難成交。



曾經被視為“硬通貨”的二手房,如今在很多地方都成了“難脫手的資產”。




緊接著是開發商的促銷力度已經拉滿,而開發商之所以如此“內卷”,根源在於庫存壓力和債務危機。

全國商品房庫存達到7.6億平方米,大量房源積壓導致資金無法周轉,而2025年還有5257億元的到期債務等著償還。


在三四線城市,不少開發商甚至轉變營銷方向,把商品房包裝成“產權式老年公寓”,因為年輕人外流嚴重,只能瞄准本地老年群體的需求。

第三個跡象讓人意外:房貸利率降到歷史低點,申請的人卻沒見多。

短短兩年時間,房貸利率從5%一路下調到3%,這是多年來從未有過的低水平,銀行也簡化了審批流程,基本能做到隨到隨批。

但居民的購房熱情依然不高,核心原因是居民杠杆率已經達到62%的警戒線,大家不敢再輕易背上長期房貸,更願意把錢留作應急。

同時,租房群體的結構也在變化,35歲以上的租房者占比已經升至35%,越來越多人不再把“買房”當作必需品。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3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5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