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我,00後,美國藤校畢業生,剛被AI搶走offer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結論具有廣泛一致性


不管怎麼驗證(比如排除科技行業、排除能遠程辦公的職業、對比疫情前的數據),結果都一樣:排除了“科技公司裁員潮”的影響,就算是不能遠程的職業,只要AI能替代,年輕人就業率也下降;AI沒普及的2022年前,高AI風險職業的年輕人就業還很穩,2022年後就業率才突然下降;不管是大學生多的職業(比如軟件)還是少的職業(比如某些服務崗),年輕人都受影響,甚至非大學生到40歲都沒躲過——因為他們的“經驗優勢”沒那麼明顯。

03 對不同從業者的影響


最慌的



22-25歲、高AI風險職業的新人比如剛畢業的軟件工程師、客服專員、初級會計——他們幹的活大多是“書本上能學到的理論活”(比如寫基礎代碼、回復標准化客服問題),而AI最擅長替代這種“標准化、有規律”的工作。以前這些崗位是年輕人的“入門跳板”,現在AI直接把“跳板”拆了。

最穩的




35歲以上、高AI風險職業的資深員工,比如有10年經驗的軟件架構師、資深客服主管——他們靠的不是“書本知識”,而是“工作裡攢的隱性經驗”:比如怎麼解決代碼裡的奇葩bug、怎麼安撫特別難搞的客戶、怎麼協調團隊和AI配合。這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能力,AI目前學不會,所以他們反而更安全,甚至可能因為AI幫著幹了基礎活,變得更高效。

撿便宜的

AI“輔助型”職業的人比如需要和AI協作的崗位(比如AI輔助的設計師、AI輔助的市場分析師)——AI幫他們幹了重復活(比如初版設計、數據整理),他們能把精力放在“更需要人思考”的部分(比如創意、策略),這類崗位的就業反而變多了,不管年輕還是資深都受益。


有點難的

大學生、低技能但高AI風險人員的從業者比如銀行櫃員、普通行政——他們沒有大學生的理論優勢,經驗的保護作用也弱,研究發現他們甚至到40歲都受AI影響,就業比低AI風險職業的人難。

04 對整個社會的影響

布林約夫松對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財經頻道表示:“那些能夠熟練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年輕員工會更具生產力。但如果只是在做那些人工智能已經能夠完成的工作,那麼他們的價值貢獻就不會那麼大了。”

短期來看,年輕人就業難可能更集中。尤其是計算機、客服、會計這些以前好就業的專業畢業生,可能會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壓力——已經有跡象顯示,有些學生開始避開計算機專業。如果不及時調整,可能會出現“高學歷年輕人失業”和“企業招不到資深AI協作人才”的矛盾。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