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山姆根本不适合大多数中国家庭 像成本陷阱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02买山姆的中产,是少数


广泛认可的说法,是城市中产。

研究认为,像山姆这样的仓储式会员店,其增长动能在于城镇化率的提升和中产阶级的壮大,参照美国经验,仓储式会员店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核心标志是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这能解释为什么山姆1996年进入中国大陆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突破60%以及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开始快速扩张[12][14]。


而山姆的本质,就是通过会员费对购物人群进行集中和筛选,锁定有消费能力和追求品质的客群,并有针对地精选优质、独创差异化和高质价比的产品来留住用户[12]——所谓的城市中产。

于是,但凡你在社交平台刷和山姆相关的话题,就会发现不少和“中产”挂钩的内容,比如“狂飙的山姆,还在收割中产吗”、“为什么中产总在破防”......

因此有人说,“中国遍地是中产,所以山姆生意很好做”。

其实不是,因为我们常将规模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约等于“城市中产”来表述,但实际上,这是两个概念。

按照国家发改委提出的“中等收入群体”标准:典型的三口之家,收入在10万元至50万元之间,这样的家庭,2021年,中国有1.4亿个[15],规模可观。

而中产,其实是一个很难达成一致的标准,一部分人说这是要看收入水平的,而且得区分城市,反对的人坚称这得看财富积累,比如100万存款有房无负债,才算真中产。

参考胡润百富2018年的《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它基于城镇人均和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以及家庭人口数的推算提出:中国中产阶层指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30万以上、新一线及其他城市家庭年收入在20万以上的城镇居民,当时,这个家庭规模是3321万户[16],标准严苛。

虽然前后数据统计年份不同,但仅对比两者群体的数量级,差异悬殊可见一斑。

巧合的是,山姆的目标用户收入门槛正好落在20万+[12]。


对山姆目标客户来说,Ta们看中的是山姆的标准化与买手店属性——全球选品、稳定品质、清晰配料表,带来“规则可预期”的信任感,顾客为“标准”买单[18]。所以有人说山姆上架“好丽友”让中产集体“破防”,是因为打破了Ta们在山姆购物的虚荣感,其实真正让Ta们抱怨的,是意识到自己花钱买来的信任也会崩塌。

那么,社交平台上那种“仿佛人人都去了山姆”的火爆现象,又该如何解释呢?

凭借在小红书等平台的成功营销,山姆不仅打造了众多爆品,更精准抓住了年轻人“踮脚”体验中产生活的心态成为网红打卡地,这种强大的线上势能,甚至在没有山姆的三四线城市也催生了消费需求。

但以上种种,与“山姆大包装不适合小家庭”的逻辑非但不冲突,反而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正因为官方包装过大,才催生了庞大的“分装代购”市场。代购们把大份食物拆分成小份售卖,这套“化整为零”的玩法和美妆界如出一辙,即使加价也依旧畅销。


所以说山姆在中国的成功,到底还是市场细分与精准营销的胜利,而非其模式普适于中国家庭的证明。

03一不小心,就买多了

山姆的高粘性客户也会抱怨:店太远了。大多数人节假日才去一趟,而不是在工作日或多次前往[11]。

位置远的同时,山姆的大包装本身又设定了较高的单次消费起点,那么,消费者基于“值回票价”的心理又可能诱发非理性消费——毕竟,来都来了。

山姆门店选址,大多位于一二线城市的郊区。一方面,这有助于山姆降低运输成本[11],另一方面,是山姆仓储式空间、占地面积大的刚性需求——山姆相关负责人表示,“很多大城市可以容纳不止一家山姆会员店”,但“发展的难点在于找到符合山姆标准的房地产项目”,比如周边需要有大约50万的潜在会员;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停车场足够;并且可以实现山姆9米高、6米通道、总面积2万平方米的运营空间[1]。

因此,山姆通常在房地产项目的早期会与开发商合作,寻找满足上述条件的地点[1]。于是这些年,山姆会员店的开业就很容易成为现象级事件,“山姆房”一跃成为新中产标配。

距离远、包装大,又使“有车”成为一项隐性门槛。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一线新一线城市,从市中心到山姆店的距离往往在10公里左右,单程驾车时长在0.5-1小时。这一距离与住建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服务半径不大于500米、步行可达”的社区超市相比,形成了鲜明反差。离家10公里的山姆,确实是一个比较远的心理和实际距离。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