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AI崗月薪下限均值已達4.7萬元!大廠秋招搶人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又是一年校招季。


過去幾年,互聯網行業增長放緩、競爭加劇,招聘名額收緊成為常態。

然而,今年的情況開始出現變化。7月、8月以來,阿裡巴巴(BABA.NYSE;09988.HK)、字節跳動、騰訊(00700.HK)、美團(03690.HK)、京東(JD.NASDAQ;09618.HK)等公司相繼啟動2026屆秋招,不少公司宣布發放的Offer數量同比增長。


一個更明顯的趨勢是,2026屆的校招已不再是一場例行的人才補充,而是大廠面向AI時代發起的一輪“人才軍備競賽”。

AI大潮奔湧,真正稀缺和“值錢”的,是那些能夠駕馭它的人。

多位受訪應屆生告訴時代財經,今年人工智能帶來的增長預期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他們的職業選擇。對於技術崗,AI已成為未來業務發展的關鍵變量;而在非技術崗上,如果公司業務與AI掛鉤,入職後也幾乎離不開相關學習



(圖源:圖蟲)

對求職者而言,AI能力正逐漸成為進入大廠的“新門票”;而對於大廠來說,誰能率先構建起AI人才高地,誰就更有機會在未來十年的技術競爭中占得先機。

百度秋招AI崗超9成


如果說幾年前的校招還是互聯網大廠的“例行公事”,那麼今年則徹底變成了一場AI人才的搶奪戰。

和“金九銀十”的普遍觀念不同,大廠校招的時間已經明顯前移至“金八銀九”,甚至部分公司早在7月就已啟動。騰訊、阿裡校招開放時間都定在8月初;京東校招提前至7月底;百度(BIDU.NASDAQ;09888.HK)更是“搶跑”,在7月初便官宣了2026屆秋招計劃。

從規模上看,各大廠今年普遍擴大招聘名額。京東宣布2026屆校招開放3.5萬個崗位;阿裡將發出超過7000個Offer;美團計劃招募約6000人;字節跳動則超過5000人;百度透露,2026屆校招將放出4000多個Offer,同比增幅達到35%。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6屆秋招中,AI崗位的占比持續提升。據時代財經向多家互聯網大廠了解,阿裡秋招中超過6成崗位與AI相關,阿裡雲、釘釘等業務線的AI崗位占比甚至高達八成;美團的6000人校招計劃中,三分之一以上為技術崗,還首次推出“AI產品經理提前批”專項;百度表示,招聘AI崗位占比超過90%;騰訊不僅擴充AI+校招崗位,還以算法大賽等形式提前“圈定”人才。


一線崗位擴招的同時,各家大廠的人才計劃也紛紛走到台前:阿裡推出“阿裡星頂尖人才招募培養計劃”、字節跳動先後設立了“筋斗雲”和“Top Seed”人才計劃、美團延續開設多年“北斗計劃”、騰訊推出“青雲計劃”等,均帶有明顯的AI指向。大廠們通過校招、人才計劃和專項項目,幾乎在全線“囤人”。

AI人才“擴招”對今年的求職季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一個事實是,賽道在擴大,但行業競爭也更“激烈”了。具體而言,企業更關注應屆生將AI構想落地、使用AI工具的能力。

從清華大學人工智能方向畢業後,王澤川(化名)通過美團北斗計劃加入該公司。目前,他在美團的履約平台技術部擔任大模型算法工程師,主要負責將大模型技術落地到與騎手相關的場景(如智能對話等)。

王澤川在研究生期間,主要從事大模型和多模態相關研究,在畢業的時候,他已經發表了近10篇論文。

“近兩年AI崗位的爆發式增長明顯改變了求職市場格局。”王澤川告訴時代財經,即使背景相當有競爭力,但剛開始他也會因競爭激烈感到焦慮。在今年的校招中,他以互聯網大廠和頂級大模型初創為目標公司,投遞出了20~30份簡歷。最終,他優先選擇了“能提供大規模數據+復雜場景的企業”。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