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騰訊: 我在騰訊全球總部看到最震撼的一幕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日前有機會到深圳參訪騰訊(Tencent)全球總部,光是建築物本身,導覽小姐姐就分享了很多細節,例如南塔比北塔高,可以遮蔽更多的日曬,省下可觀的能源消耗。許多小朋友從員工通道進出,引起訪客們的注意,導覽小姐姐頗為自豪地說,暑假期間公司開放員工帶孩子來上班。一樓大廳人潮絡繹不絕,半開放空間的騰訊全球總部,已成為深圳市民日常走動的一部分,顛覆科技大企業為了保密而冷峻封閉的形象。


科技來自於人性,還是應該為人民服務?

參訪過程中,我們看了騰訊的發展史歷程,從第一代的QQ,到現在大陸民眾無法脫離的微信,以及不斷推陳出新的功能,還有騰訊自行研發的AI混元大模型,結合DeepSeek為“騰訊元寶”APP,再到創新技術在醫療、急救方面的應用。做為一名民航機迷,很興奮地看到騰訊開發的飛航模擬系統,已正式投入中國南方航空等大陸航空公司的機師訓練。


我和弟弟從小就經常跟著家人到深圳旅游,當時還著重東部羅湖一帶的開發,我們對於“世界之窗”等景點門口的乞討孩童印象深刻。前陣子弟弟帶著孩子再訪深圳,回來後不斷分享著親眼所見翻天覆地的變化。確實,如今的深圳,發展重心已從東部延伸到西部的南山、福田一帶,與杭州共構為中國大陸新興科技的兩大引擎。若是從香港經深圳灣口岸入境,排班的計程車清一色都是電動汽車,而且交通執法非常嚴格,包括坐後座沒系安全帶,可是會被司機訓斥安全觀念豈會如此不足。

騰訊做為中國大陸科技企業的龍頭之一,自然已是帶動深圳發展的一張亮眼名片。參訪觸目所及,琳琅滿目,歎為觀止。不過,事後慢慢消化所見所聞,後座力最強的一幕,其實是總部大樓一進門所看到的企業標語:“用戶為本,科技向善”。對我而言,“科技向善”的理念相當吸引人。我們這一代過去很熟悉Nokia的口號“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與此不同,“科技向善”則把“人”做為主體,而非“科技”,亦即科技終歸要“為人民服務”。

電動車不是政治問題,重思科技紅利分配


值得深思的是,全球十大科技企業營收排行,在AI當道的今天,由輝達(NVIDIA)坐上冠軍寶座,並不讓人意外。而騰訊做為少數擠進排行榜中的中國企業,也才排名第6,以中國創新科技的領先程度,其實這個排名並不突出。當然,台灣不少人會給出解讀,認為此結果乃為中國大陸企業過於“內卷”所致,在高度競爭之下,市場大餅被嚴重瓜分。

然而,這個說法看似有理,卻是西方經濟學思維下的產物。企業追求利潤還不夠,利潤越高越好的“暴利”才是終極目標,也才有資格被視為“成功企業”。例如一部售價美金1,099元的蘋果手機,負責零部件制造與組裝測試的中國,其營收只占售價的4%,剩下利潤都被蘋果公司和美國稅收拿走。消費者習以為常,甚至認為理所當然,其實是價值分配方式被資本家壟斷,甚或被“制造”出來的“共識”。




問題在於,我們對於科技的想像,究竟是飄在雲端,唯有金字塔頂端的少數人才能享受?還是應該普惠於百姓,一般民眾生活都能因科技的突破而有所改善和受益?這並不是一個大哉問,也不是一個哲學難題,而是AI時代來臨,擺在我們眼前的兩條道路選擇。“大罷免”前夕,中國大陸電動車比亞迪(BYD),能否在第三地組裝後進口台灣,成為一大爭議性話題。平心而論,該話題之所以爭議,很大程度是被“抗中保台”的政治民粹所帶動,如果將其做為一個民生問題來思考,答案恐怕並不那麼“爭議”。

站在大眾的立場來想,何以進口電動車售價動輒要新台幣200萬上下?電動車做為未來綠色能源重要的載體,以其普及性來說,何以在台灣仍是一種奢侈品,只有一定收入程度的高端消費者才能擁有?相對於此,深圳滿街跑、再普通不過的計程車,都已經做到全面電車化的地步。綠能環保、科技進步與資本主義之間的關系,是時候該徹底反思了。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華.甲.佚.言] 2025-09-01 11:00
    科技向善,那靠游戲賺錢,讓多少孩子廢了,咋說呢?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6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