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北京: 啥意思?北京阅兵在即 川普突然喊话 要去中国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原作品声明:内容来源于@人民网


据人民日报报道,9·3大阅兵只剩下不到一周,白宫那头突然传出川普主动表达“期待近期访华”。法新社第一时间在北京的外交部记者会上提出了尖锐提问,外交部的发言人稳妥回应,话术里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没有人会小看这个时机点上的外交动作,尤其是日本,刚刚还在忙着劝盟友们“不去北京”,美国总统却自己当头一棒。日本的算盘,从这一刻起,算是彻底落空了。

川普申请访华这件事,表面上看像是他一贯的个人风格。这个人嘴上说得比谁都热闹,什么“百日访华”“带商界豪团访问中国”,这些年反反复复说了无数遍。贸易战打得正热的时候,他一句“没兴趣访华”的傲娇话丢下,但没过多久,又开始念叨“只要中方邀请我就去”。川普的外交是“交易型”的,永远带着浓浓的筹码味。这回,媒体发现他对涉华议题兴趣高涨,干脆顺水推舟,问他到底啥时候飞北京。川普又玩起了“或许很快,也可能明年”的暧昧态度,顺便还拉上韩国总统李在明,说不如一起乘专机访华,理由还冠冕堂皇,说是“节能减排,保护臭氧层”。




表面玩笑,内里是精心的算计。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稀土、关税、科技脱钩这几个词已经成了全球经济安全话题的高频词。中国手里的稀土牌分量有多重,全球都心知肚明。中国掌握着全球85%的稀土加工能力,出口占全球市场七成以上。2024年美国中国稀土依赖度依然高达83%。美国喊了好几年“稀土供应链本土化”,但现实就是,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替代选项”,不管是矿石品位,还是加工能力,差得不是一星半点。美国高科技产业、高端制造、航空航天、军用雷达,哪一样能离开稀土?川普嘴上威胁“200%关税”,实际上比谁都清楚,如果中国真收紧稀土出口,他这边的产业链就要“断气”。


这次外交部的回应,比以往多了不少“含金量”。相比那些“没有消息可提供”式的标准回复,这次的四句话信息量相当大。第一句,重申“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并且强调“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这不是外交辞令,这是底线划得明明白白。谁想用中国核心利益去换所谓的“关系缓和”,门都没有。第二句,中方直接说“希望美方相向而行”,把球踢回美国半场。你要真有诚意,就拿出点真章,别总想着中国单方面让步。第三句,点明“元首外交”的不可替代性,为川普访华、两国高层互动留下了空间和想象。只要美国不搞事,中国这边的大门从来没关过。第四句,坦承中美元首一直保持着沟通,虽然没见面,但热线没断。只要时机成熟,见面是迟早的事。


这一套外交回应,既有原则,又有弹性。对川普这种“反复横跳”的老对手,外交部的回应堪称滴水不漏。既没让外界抓住“中方急于改善关系”的把柄,也没给美方留机会继续打太极。要谈,可以,先把诚意和底线摆上桌。要访华,也不是随便一句话就能成行,气氛、准备、议题全得真刀真枪来一遍。

中国这边战略主动权相当明显。郭嘉昆的话说得很直白,主权安全不能碰,合作共赢才有路走。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敲定赴美行程,一边高层互动,一边经贸谈判,双线并进,为后续的实质性合作埋下伏笔。中国不急于求成,但绝不放弃任何可以掌握主动权的机会。美方这边,嘴上说得挺好听,行动上却总是反复横跳。打贸易战、搞科技封锁、在台海南海挑事,哪一条不是在试探中国底线?但每次到关键时刻,华盛顿总会有人跳出来说“要谈判、要沟通”,理由无非是:美国自己扛不住压力了。

这个节点上,最尴尬的要数日本。前脚还在四处张罗,劝盟友们“别去北京”,后脚就发现老大哥自己要飞去。日本政府的算盘是想通过美日同盟,把中国锁死在“被围堵”格局。可惜,川普随时能“变脸”,日本却只能被动跟着起舞。日本在对华策略上,长期高估了美方的承诺,低估了中方的定力。每当中美出现缓和苗头,日本的声音就变小,动作就慢半拍。安倍到岸田,政策上没什么新意,依旧是“抱大腿”,结果美方一旦自我调整,日本只能陷入新一轮的战略焦虑。
1     已经有 2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2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水.教.士.二] 2025-08-30 20:22
    最好牵着秋田犬一块儿去。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25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