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富士康: 富士康成首只万亿科技股!郭台铭重回台湾首富宝座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郭台铭在深圳富士康工业园办公室。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舆论从“是不是牛市”,转为“要不要进场”的时候,A股已经在3800点之上拉扯。猝不及防间,我们错失的那几只大牛股,早就拉出了一根根刺眼的大阳线。


比如工业富联(601138.SH)——这家公司全称或许更为人所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从7月初上证指数开始冲击3400点至今,工业富联的股价已经从20.85元/股,涨至8月29日的53.83元/股。两个月不到的时间,股价大幅上涨了158%。

8月29日当天,工业富联股价再次单日大涨9.99%,总市值首次站上万亿大关:10690.35亿元。这不仅冲进了A股前十位(第7),超过了招商银行、中国人寿等大牌金融机构,更成为A股历史上第一只万亿科技股。

似乎大家早已忘记,就在今年春天那次股市波动中,几个月前的4月9日,工业富联的股价还不到现在的三成,一度下探到14.3元/股的低点。

彼时市场弥漫着恐惧,能做到“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终究是极少数人。但工业富联这轮行情里,最大的赢家却不太需要在恐惧与贪婪间纠结——公司老板郭台铭,妥妥“躺赢”。

郭台铭原本已经失去首富宝座

今年4月发布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郭台铭105亿美元的身家,屈居中国台湾富豪榜第四位,比排在第五位的顶新集团(康师傅、味全母公司)魏氏家族多出25亿美元。

背后原因之一,就是此前工业富联股价的低迷。工业富联也曾经出手救市——回购他们认为被低估的自家股票。


据工业富联母公司鸿海(2317.TW)今年2月公告,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工业富联用自有资金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回购了约946万股(占总股本0.05%),每股价格19.50-22.74元,总耗资2亿元。

2025年2月7日,工业富联注销了此次回购股票。

在公开市场回购股票并注销,这也是“市值管理”的常规操作:既可用真金白银为股价提供支撑,又能通过注销动作缩减总股本,直接推动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等关键财务指标的提升。


但当时的市场并不买单。随着4月9日工业富联股价跌至14元附近,意味着2024、2025年之交这2亿元的回购,缩水约25%。

工业富联选择继续加码回购。

4月15日,工业富联迅速公告了一轮新的股票回购计划:每股回购价上限20元,总规模5亿至10亿元。即便央行在去年10月就已出台配套政策,设立了首期额度3000亿元、利率1.75%的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但工业富联此次仍未借助该政策工具,而是继续使用自有资金。

在4月发布的这份回购公告里,工业富联称“拥有足够的自有资金支付本次股份回购款”,并披露: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3084.43亿元、净资产1435.53亿元、货币资金566.25亿元。公告还帮市场算了一笔账——即便按10亿元回购上限计算,该资金也只占总资产、净资产、货币资金的0.32%、0.70%、1.77%。

工业富联以此释放出了两个信号:财大气粗,股价的心理底线是20元。

但这次回购的市场环境不一样了。A股开始“慢牛”,6月初,工业富联股价突破20元,进入7月后更是开启持续大幅拉升。

公司原本不超过20元每股的价格回购计划,在当下市场环境下已不太容易完成。实际上回购了多少?据8月5日工业富联的最新公告,已回购769.74万股,累计耗资1.47亿元。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60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