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海關: 海關涉致命車禍獲「放生」 市民罵警卻被捕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海關涉致命車禍獲「放生」 市民罵警卻被捕 官民差別待遇頻生惹爭議 https://t.co/LJ7AVpsqp2 pic.twitter.com/YqvdlNHkLI—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August 29, 2025


香港近日接連發生紀律部隊涉案卻獲「放生」的爭議事件。繼多宗涉案警員獲輕判後,又有休班海關人員以身擋路而導致騎士當場死亡卻不被起訴,再度引發爭議。與此同時,近日一宗警民口角,涉事市民當場被捕和起訴,引發「官民差別待遇已成常態」的討論。有評論擔憂,連串事件會進一步削弱市民對執法部門的信心,也難以消除近年社會對紀律部隊的不良觀感。引發死者家屬不滿和社會廣泛討論的海關關員被指「誤殺」鐵騎士事件,發生於今年1月3日,警方在九龍灣追截一輛摩托車期間,途經該處的40歲休班海關關員突然沖出馬路,站在路中間阻擋其去路,27歲摩托車司機疑因閃避而失控,撞向路邊鐵柱當場死亡。

關員當時雖因涉嫌「幹預汽車」罪被捕,但獲保釋;事隔8個月後,死者家屬近日接獲警方通知,指經過調查及征詢法律意見後,律政司決定不展開刑事檢控,涉案關員已被無條件釋放。警方又稱,死因裁判法庭將研究調查報告,再決定是否展開死因研訊。


死者女友質疑警方和律政司,為何在證據確鑿下仍讓涉事關員全身而退,對此感到憤怒,認為難以還死者公道。休班關員不被起訴的處理亦受到評論界質疑,不少海外港人倡議者也發文批評警方決定。


香港淪為「官官相護」之城

資深媒體人吳志森在個人平台評論事件時表示,根據香港法例,休班關員雖有權截停車輛,但僅限於涉及海關相關罪行,休班人員並無普遍執法權,事件也不符合可行使公民拘捕權的標淮。他指出,涉事關員沖出馬路截車屬魯莽行為,事故導致他人死亡,理應可能達到被控誤殺的門檻,但涉事者不僅沒有被控誤殺,甚至在有足夠證據證明涉嫌觸犯幹預汽車罪的情況下,仍可無需負上任何刑責而獲無條件釋放。他批評警方與律政司的決定匪夷所思,令人聯想到香港已淪為「官官相護」的城市,加深了公眾對「紀律部隊犯法亦不會被檢控」的印象。


資深法庭記者陳玨明在一個網絡節目中表示,多宗涉及紀律部隊的案件均獲從輕處理,例如高級警員涉風化案獲判無罪,督察違規駕駛導致女途人截肢可獲考慮用社會服務令取代判監,引發處理涉及執法部門人員案件的標淮,與普通市民不一的質疑。他又提及近日一宗在網上廣傳的警民口角事件,一名二手書店店員以粗言穢語辱罵警員後即場被捕,翌日更有大批警員再到現場巡查,令人有「紀律部隊犯案可獲輕判,但市民若開罪警方則會遭報復」的印象。

資深媒體人李錦洪亦認同,形容大批警員翌日再到二手書店附近「壓境」的場面宛如電影橋段,卻真實發生在當下的香港。他指出,近年為修補2019年社會運動後受損的警民關系及社會對紀律部隊的不良觀感,港府下了不少功夫,但從近日多宗事件的處理可見,警方和法庭對紀律部隊涉案者可從輕處理,執法部門未能做到「以法服人」,反而加深市民的不滿與疑慮。若此觀感持續累積,只會進一步損害社會對紀律部隊的信任。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