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特朗普: 公开批川普 "数学界莫扎特"陶哲轩是否愿意前往中国?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据父亲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回忆,他从不争辩,总是注重合作而非指责他人。但如今,他已成为批评川普削减科研经费政策的领军人物。


“在过去更安定的时期,我满足于专注研究、教学和指导学生,把更广泛的政治辩论和行动留给他人。但在当前环境下,连最普通的活动都可能遭受武断的干扰和政治干预,不再可能保持置身事外的奢侈。”他写道。

这篇文章引发了热烈反响,许多人在评论中批评川普政府,也有人建议陶哲轩离开美国,去澳大利亚、香港或中国大陆等更欢迎科学家的地方。


澳大利亚是他的出生地,香港是他父母相识的地方,而近年来,中国大陆不断吸引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特别是数学家。

“来中国吧”、“中国欢迎你”、“北京大学等你来”——当陶哲轩研究经费被削减的消息传出后,中国社交媒体上涌现出大量这样的评论。

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别惊讶如果中国给陶哲轩提供清华数学系主任的位置,以及所有他想要的经费。美国正在丢掉全球人才的吸引力,事实上它现在确实在丢掉。”

另有人呼吁澳大利亚抢在中国之前行动:“阿德莱德出生的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正因川普削减经费考虑离开美国美国的人才流失已经开始。澳大利亚应该重视,并给像陶哲轩这样的人提供机会。”

2009年,陶哲轩第一次访问中国,担任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评委。这个奖项以另一位华裔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命名,他是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的创办人。

在清华公开亮相时,陶哲轩受到“明星般”的欢迎。

他一出现,清华礼堂就爆发出欢呼与掌声,学生们蜂拥而上索要签名和合影。陶哲轩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回忆了这段经历。

学生们把丘成桐挤在过道,无法回到陶哲轩身边的座位,而这位年轻的数学明星则耐心回应学生们的请求。


当天下午,陶哲轩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前教育部长陈至立的接见。

“我真的很喜欢这里的历史和文化,”陶哲轩在采访中说。“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大陆;很多年前我小时候去过香港。”

对他来说,美国更熟悉,因为他在那里生活的时间远长于澳大利亚

17岁时,他前往美国,开始在数学上不断创造纪录。他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在沃尔夫奖得主伊莱亚斯·斯坦指导下学习,21岁获得博士学位,24岁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教授。


“《芝麻街》教我数数;卡尔·萨根的《宇宙》激发了我对自然世界的好奇;美国数学协会的书籍加深了我对数学的热爱。”他在公开信中写道。

但今天的美国,与33年前陶哲轩初到时已大不相同。

他的社交媒体帖子和公开信引来一些评论,质疑“无用的数学家”是否应该获得经费。8月19日,在陶哲轩公开信发表的次日,美国国会议员迈克·加拉格尔在《华尔街日报》撰文,呼吁白宫驱逐哈佛大学的中国学生。理由是:这些学生都可能是间谍,或至少是潜在的间谍。

当时,川普第二个任期刚满八个月,还剩三年多。

陶哲轩不会说普通话,但据说能听懂粤语。他也非常喜欢香港文化,是香港武打片的影迷。今年早些时候,他在接受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兼播客主持人莱克斯·弗里德曼采访时,介绍了自己的思维方法“战略性作弊”。

“如果生活中有10件事让你头痛,那就想办法屏蔽其中9件,只留下1件来解决,然后再逐个解决剩下的。”陶哲轩说。

他还提到自己小时候很喜欢香港动作片,“英雄被100个坏人包围,但摄影机总会安排让他一次只打一个。如果坏人全一起上,电影就没法看了,而且坏人会赢。”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