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外賣混戰中的宿遷餐飲業:泡沫是如何破滅的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從“盼著繼續補貼”到“被逼著內卷”,過去幾個月,宿遷這座蘇北小城的餐飲生態,在號稱“史上最大”的外賣補貼戰中,經歷了被催熟的速生與速朽。

這裡是“最激烈的戰場”之一。宿遷是劉強東的老家,當地餐飲業曾率先支持京東外賣,也最早享受到京東百億補貼的紅利;淘寶閃購入局後,帶來了更猛烈的補貼力度,一直持續至今;宿遷也是美團測試業務邊界的試驗場,在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看來,宿遷是外賣大戰打得最激烈的地方,“已經打成焦土了”。在宿遷,10塊錢吃頓飯已成為日常。


補貼也讓宿遷餐飲業變得畸形。受消費市場和餐飲業內卷的影響,本就慘淡的堂食門店客流繼續下滑,許多以堂食為主的餐飲門店生意蕭條,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依附在餐飲業上討生活的人們,比如代駕師傅、駐唱歌手、餐飲設備回收商。

而享受過一波補貼紅利的外賣商家們發現,平台牢牢把握著流量和補貼的規則,他們被裹挾而進,不得不繼續參與補貼,但在扭曲的價格裡,想賺以往同樣的錢,付出的辛苦成倍增加。

宿遷為我們展示了,非理性的補貼創造的不是需求,而是泡沫。當狂歡過後,所有的參與者都要一起買單。

美食街上,只剩外賣騎手


7月末,寶龍後街一家蹄花店的老板陳莉關掉了她的店鋪。在這之前,店鋪轉讓的告示已經在玻璃上貼了三個月,有人打電話來詢問房租,聽說一年高達23萬,對方什麼也沒說就掛了電話。

店雖然關了,但租約還沒到期。為了收回房租成本,她進了一批拖鞋在店裡賣,吆喝著邀請街上的路人進店試穿。普通拖鞋10元一雙,洞洞鞋15元,陳莉從中午12點賣到晚上10點半,收入300多元,大概只有一天房租的一半,但也好過前一陣賣蹄花的日子。

那時,陳莉每天要保證至少3000元的營業額,才能打平店裡4名員工、房租水電和食材的成本。但是,在激烈的外賣大戰下,堂食客人越來越少,客單價越來越低,連不虧都成了一種奢望。


陳莉店鋪所在的寶龍後街位於宿遷市主城區市中心,是當地人流量最大、商業氣息最濃的步行街。寶龍後街的南街以服裝店、精品店為主,北街是大大小小的餐飲店,炒米粉、米線、拌飯這類快餐占大頭,陳莉的蹄花店是為數不多客單價超過40元的門店。

蹄花店對面挨著三家快餐店,重慶小面、阿番哥米粉和稻谷撈面,都在這條街上開了好幾年,資歷最老,老顧客也最多。過去還沒到飯點時,這幾家店的顧客就能坐滿,去晚了根本找不到位置。

但現在,這幾家店也沒什麼生意了。整條街上,也難得見到堂食的顧客。一家米粉店裡,坐著四名外賣員在玩手機,往街上看去,有十多名急速行走的外賣騎手,他們取代了消費者,成了這條街最顯眼的群體。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