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浴血榮光》評論 | 吳青青:風展紅旗如畫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浴血榮光》:風展紅旗如畫


吳青青

福建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福建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

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近年來,我國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產量趨高,《覺醒年代》《絕命使命》《問蒼茫》《上甘嶺》等一系列作品,在銀幕上重拾紅色記憶、重塑家國情懷,同時不斷拓展內容主題、創新藝術形式,實現了新的創作突破。

202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浴血榮光》又一次把觀眾拉回到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崢嶸歲月,再現了老一輩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

該劇遵循“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作理念,講述1927年南昌起義至1935年遵義會議間,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人民軍隊、確定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偉大革命歷程,史實還原革命先驅,真實再現戰爭場面,原型塑造英烈群像,謳歌了無數革命先烈的犧牲和奉獻精神。與同類題材電視劇相比,《浴血榮光》通過新穎的敘事架構、豐富的細節鋪陳,賦予作品更為豐富的藝術感染力和情感魅力。

隱線映射,描繪閩地上的革命畫卷

《浴血榮光》從“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中國革命形勢嚴峻時期開始著筆,以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兩條革命戰線的策劃和發展為線索,交叉並進,直至井岡山勝利會師。此後圍繞革命根據地的多次反圍剿戰爭,推進敘事,直至中央紅軍主力突圍轉移開始長征。劇中全景式梳理了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革命史實的細致呈現、領袖英雄的形象塑造、恢宏壯烈的戰爭場面等,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本劇較為特殊的是,在紛繁細密的政治斗爭和戰事中,以閩西長汀林裁縫一家的群像故事作為隱線,貫穿全劇並首尾呼應,為電視劇增添了一抹獨特的閩地色彩和藝術巧思。

盡管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不是在福建發動,但福建人民在革命戰爭史上付出的慘烈犧牲,是無法忘卻的。據史料統計,僅閩西才溪鄉有八成以上的青壯年參加紅軍,閩西群眾不但投身革命,還冒著殺頭滅族的風險,運送物資、救助傷員,可謂“家家有紅軍,戶戶有烈士”。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紅軍撤離,閩西蘇區全境淪陷,國民黨軍隊進行瘋狂“清剿”,閩西有4000余戶群眾被殺絕、500多個村莊被毀掉。由6000名閩西子弟兵組成的紅軍後衛之師——紅三十四師面對國民黨七個師的追擊,以一當十,最後幾近全部壯烈犧牲。近三萬的閩籍紅軍戰士,活著走完長征到達陝北的,僅剩2000人。中央紅軍主力轉移後,閩西軍民進行了長達3年的游擊戰爭,先後打破了國民黨軍10個正規師的反復“清剿”,在戰略上配合了紅軍主力的行動,取得了與紅軍長征相輝映的偉大勝利。




《浴血榮光》中的林裁縫一家兩代人前仆後繼投身革命,林育才是長汀情報站負責人,三個兒子參軍上了戰場,小兒子在後方開展農運,妻子兒媳為戰士縫衣制被、運送物資、救助傷員。林裁縫一家是無數閩籍子弟兵和普通人的縮影,他們的英勇付出是中國革命中無數戰士和普通群眾的悲壯故事。這條線索的安排,讓觀眾看到了福建人民“輝煌昭亮”的犧牲與奉獻,也體味到戰爭年代厚重復雜的人倫之情。



突顯細節,譜寫革命志士的慷慨頌歌

《浴血榮光》在敘事安排和情節組織方面做了精巧構思,主線集中於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跌宕人生,副線是林裁縫一家的英烈故事。全劇未簡單停留於歷史事件和戰事的鋪陳交代,而是對繁雜的斗爭和戰事進行適當取舍,分別詳略處理。在眾多的人物形象和飽滿的劇情內容中,該劇以豐富的細節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塑造血肉豐滿的英雄形象,表現革命志士的真實溫情和信仰精神,實現以情敘事、以情動人的藝術目標。

《浴血榮光》著意設置具象可感的生活細節,避免概念化和臉譜化的空洞疏離,拉近觀眾與英烈的距離,產生濃烈的情感共鳴。劇中人物無論是領袖先驅、革命戰士還是普通群眾,都采用個體微觀的敘事,尋找日常生活的細節,在家庭人倫關系中建構人物形象和情感關系。一只輾轉誤期的月餅,深藏著毛澤東與楊開慧相濡以沫的繾綣與信任;反復出現的撥浪鼓,滿含著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思念與愧疚;無論是湖南的糖油粑粑還是長汀的芋子餃,都是對家鄉和親人的惦念;一針一線縫制的衣服鞋帽中,承載著林育才、陳菊嶺對兒子兒媳的最樸實祝福,毛澤東與楊開慧、朱德與伍若蘭革命伴侶的堅貞與柔情。


劇中還通過大量具體生動的事件和細節表現革命先烈們惺惺相惜的革命情誼,既有深度表現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並肩作戰、風雨同舟的精神,也有余灑度對盧德銘的深厚戰友情。劇中多次出現毛澤東、陳毅等人詩詞唱和的場景,也反復講述一雙鞋的細節,這是志同道合革命者之間的深厚情誼的寫照。在這些細節描摹裡觀眾看到了無私無畏的精神格局,也看到了戰爭的殘酷。

重大革命題材電視劇承載著宏大的革命主題,堅定不移的革命信仰是敘事焦點,這種信仰鍛造了戰爭年代崇高偉大的革命戰士,也磨礪出革命時期光輝不屈的英勇群眾。《浴血榮光》反復出現唱國際歌的場景,毛澤東、瞿秋白、朱德、陳毅等人在昏黃燈火下手牽手合唱國際歌的信仰憧憬,超越了一人一地一族一國的眼界和胸懷,指向人類命運的大格局。

相較革命先驅信仰之情的表達,劇中對普通群眾信仰之情的表現,具有更強的感染力。每一個普通人的堅定無畏、不懼生死,來自於內心深處的信念與力量,都給觀眾帶來震撼和感動。林裁縫一家人傾盡一切支援革命,從財產到生命,付出所有無怨無悔。劇中那句“革命哪有不犧牲的,犧牲了不怕,再生”的台詞,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慷慨激昂,普通老百姓以最樸實的語言和行動撐起中華民族的脊梁,這種崇高精神的日常化表達,更能讓觀眾理解何為信仰。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從來不是一句空話,需要生活中的踐行,也需要藝術上的創新。《浴血榮光》通過全景式的史實描繪和藝術化的探索加工,重現1927年到1935年的那段崢嶸歲月,譜寫了中國革命從絕境奮起到偉大轉折的革命史詩,讓觀眾再次看到穿透歲月長河的不朽榮光。







來源 | 福建文聯

讀完點個【在看】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