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星巴克: "咖啡戰爭"白熱化,星巴克中國欲百億賣身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林思怡習慣把星巴克當作自己的“流動工位”。線上授課的工作,需要安靜、開闊、又不至於死寂的環境,而星巴克的空間則恰好能帶來這種微妙的平衡。每天早上十點左右,她拎著電腦進店,占到熟悉的座位——上午通常先上兩節一對一課程,午間在咖啡香裡稍作休息,下午再留一兩個小時備教案、批作業。


陳晨是一位自媒體博主,常常拎著電腦和相機坐進星巴克的角落。剪視頻、修圖、寫文案——一杯咖啡就能支撐她忙上一整天。她喜歡這裡的環境和布置:柔和的燈光、幹淨的木桌、窗外偶爾走過的行人,都是她鏡頭裡的背景。拍工作或生活vlog時,這些畫面自然成了內容的一部分。

像陳晨這樣長期駐扎的顧客,正是星巴克近年來越來越想留住的人群。面對本土咖啡品牌的低價攻勢,這家老牌連鎖重新聚焦“第三空間”戰略——不僅賣咖啡,還要提供長期停留的理由。7月22日,星巴克在華南部分門店試點“星子自習室”,劃出獨立區域,顧客即使不消費也能免費辦公、學習,WIFI、座位和飲水一並提供。


這也是新任管理層“重返星巴克(Back to Starbucks)”戰略的一部分,目標是恢復門店的社區屬性與舒適體驗。多位門店員工透露,自習室推出後,大多數人仍會點一杯飲品,而明確的分區讓顧客停留時間更長,也帶來了更多新面孔。

林思怡對星巴克的新嘗試表示贊同,“尤其對學生和我們這種自由職業者來說,是一種明確的歡迎態度”。但外企市場總監李悅則擔心,免費政策會稀釋星巴克原有的商務氛圍。她坦言,喜歡星巴克主要是因為品牌調性還算符合身份定位,在和客戶見面時不會顯得太隨意。相對於瑞幸、庫迪這些更像是“日常功能性消費”,星巴克仍保留著一些“商務屬性”。

當然,李悅也承認星巴克正從“精致生活方式的象征”,變成“大眾化的社交空間”。有一次她在星巴克會談時,遇到外賣騎手大聲喊單、顧客直播帶貨,這些都讓她的品牌濾鏡瞬間碎裂。


與此同時,星巴克面臨的價格競爭壓力持續加劇。今年掀起的外賣補貼中,星巴克並沒有深度參與。據高盛互聯網團隊估算,三大平台僅第二季度的投資補貼額度就達到250億,在“6元買奶茶、9.9元喝咖啡”的市場環境下,讓客戶頂著烈日和暴雨到樓下買一杯25塊錢的星巴克咖啡並不現實。

美團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5-10元飲品的銷量占比顯著上升,而星巴克產品的起步價仍維持在20元左右。雖然人均到店咖啡消費頻次從2023年的1.7次增長至2024年的2.9次,但對比外賣咖啡4.1次的消費頻次仍有差距。


李悅的消費習慣變化印證了這種趨勢。她從以前一周去5次星巴克減少到2-3次,“新興品牌起來後,總想多試試不同的咖啡”。對於降價,林思怡則持反對態度,擔心星巴克一旦走低價路線會失去空間和服務優勢。

盡管星巴克管理層多次宣稱無意價格戰,但在大眾咖啡消費認知被重塑後,星巴克也無法從咖啡市場競爭中獨身。在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星巴克客單價下降了4%。今年6月,星巴克宣布打造“上午咖啡,下午非咖”全天候服務場景。其中,星冰樂、冰搖茶、茶拿鐵等數十款飲品推出了夏日“心動價”,平均價格降幅達到5元左右。

面對瑞幸、庫迪等對手的步步緊逼,星巴克不得不加快應對步伐:降價促銷以穩住客流,強化“第三空間”以凸顯差異化,加速縣城布局搶奪更多市場。同時,也寄望於合作與創新帶來新的增長動能,但究竟能否憑借這些策略扭轉局勢,仍需交由市場給出答案。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