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美国孤立主义 2.0:双普会背后的隐忧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双普会”在美国阿拉斯加安克拉治落幕,美国前总统川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握手寒暄,场面隆重,却没有带来停火协议。川普声称“谈判有进展”,普京则强调“达成理解”,但双方都没有公布细节。这场会议更像是一场外交秀,却传递了一个清楚的讯号:美国正在走向“孤立主义 2.0”。


这种孤立主义并非单纯的“不管世界”,而是以“单边交易”取代“多边协商”,把安全承诺当成可谈判的筹码。对欧洲盟友、印太地区,甚至台湾,这都可能带来长远冲击。 锺

川普的做法展现五个特征:


绕过多边机制:双边会晤排除乌克兰欧洲,挑战战后多边合作传统。

承诺可逆:安全保证变成“要付钱才有”,不再是稳定制度。

经济民族主义:推“互惠关税”,连盟友也要被课征。

外交表演化:强调场面与镜头,但缺乏具体成果。

敌手去孤立化:普京获得“平等谈判”舞台,对内宣传“美国必须跟我谈”。

这些迹象代表,美国正在从“秩序建构者”退为“选择性介入者”,长期削弱自身的国际领导力。

欧洲:盟友的焦虑

欧洲而言,这场会议是一记警钟。欧盟与北约领袖强调“没有乌克兰,就没有和平协议”,批评川普绕过盟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更明言,绝不以领土换取停火。

这种“美国绕过盟友”的做法,将迫使欧洲加快“战略自主”脚步,不再完全依赖美国。未来,欧洲可能推动更紧密的军事整合,这将是跨大西洋合作的新裂痕。



印太:小多边合作的崛起

孤立主义不只冲击欧洲,也牵动印太。

日菲 RAA 即将生效,让双边部队更快展开联训。

菲律宾 EDCA 扩充基地,提供美军台海南部与南海的支点。

AUKUS 虽然面临分摊压力,仍是印太安全的重要框架。

这些合作显示:印太国家已经在发展“小多边网络”,降低对美国单边承诺的依赖。换句话说,大家正在为“美国不再可靠”做准备。


在这场会议里,普京虽然没拿到停火,却透过镜头展示了“必须与我对话”的形象。中国则保持“鼓励对话”的口径,在国际舞台扮演“中立调解者”,同时深化中俄合作。伊朗则继续提供军工物资,加强能源与代理人网络。

这个“铁三角”正在逐渐制度化,未来可能在军工、能源与国际叙事上形成更深的合作结构,对西方形成长期压力。

台湾而言,这是一个严峻提醒:在美国逐渐孤立化、盟友走向区域小多边的格局下,台湾必须走出自己的战略空间。

自主防卫:

建立“常备–后备–民防”三层架构,提升战时动员。

强化非对称战力,如飞弹、无人机、防空系统。


推动军备国产化,确保战时供应链。

多层次合作:

深化与日、菲、澳、欧盟的军事交流,派遣观察团学习经验。

推动科技供应链合作,分散市场风险。

加强智库外交、议会外交,突破国际封锁。



军工互惠:

近期可从无人机、资安等“去敏感化”领域合作。

中期推动零件互补、共同投资防务创新基金。

长期建立“三明治模式”:上层维持美国军售,中层与日澳欧盟合作,底层与东南亚形成供应链。

“双普会”没有改变战争,但揭示美国正在走向“孤立主义 2.0”。这意味著:欧洲将加快自主防务,印太国家会更多依靠小多边合作,而中俄伊将深化联手。

台湾必须清楚认识到:不能再单纯依赖美国的安全承诺。只有强化自主防卫,并以低调务实的方式推动军工互惠与多层次合作,台湾才能在碎片化的国际格局中维持战略韧性。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