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一台3万元,中国的打工人要连小电驴都骑不起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一位雅迪门店店主告诉Tech星球,“小牛、九号有的那些基础智能功能,雅迪早就配齐了。”另一位爱玛门店的销售则表示,车机互联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了。


当下厂商们的角力,正从“有没有智能”转向“智能够不够强”。

这种升级竞赛的信号,在九号电动车今年的动作中尤为明显,其推出的Ninebot SIGHT(九号AI视觉辅助系统),搭载了三颗摄像头,能实现高清行车记录、前向碰撞预警、盲区监测、车道偏离警告等功能。


尽管目前尚未有量产车型搭载,但这套系统的亮相,已然将两轮车的智能辅助能力推向了新高度。一位行业人士表示,两轮电动车受限于体型、成本和使用场景,不可能复刻汽车的全域智能化,但这并不妨碍其走出一条更贴合自身特性的智能路径。

软件维护、系统升级续费,持续收割

智能化让电动车更“聪明”,却伤害了打工人的钱包。

王宇最终以不到6500元的价格拿下了小牛的一款电动车,“买之前我的预算不超过3500元,但看了一圈之后,预算不知不觉就往上提了。”

他告诉Tech星球,新车确实比以前的智能,有手机就能解锁,不用带钥匙,还能通过APP实时看位置。但除此之外,好像也没别的实用处了,“至于蓝牙连车机,外放听歌这类功能,很尴尬,我几乎不用。”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化带来车的溢价只是开始。后续的软件维护、系统升级,还有智能部件的维修,才是更沉重的隐性成本,持续考验着打工人的钱包。

近期,小牛电动锐智VIP悄悄涨价就引发不少用户吐槽。这项为智能车用户提供的增值服务,支持通过App使用车辆定位、实时轨迹、电池管理、智能防盗等功能。购入新车通常赠1年服务,到期需付费续用,否则无法查看定位、续航等信息,若90天内未续费,部分功能将永久停用。


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有用户反映,早期锐智VIP年费仅38元、三年99元,如今续费时发现已涨至一年69元、三年159元。一位近期无奈续费的小牛车主告诉Tech星球:“现在这些智能化功能就用不了了,那和普通车还有啥区别?”

不只是小牛,雅迪、爱玛等传统品牌,以及新势力极核、九号同样采用对智能服务收费的模式。一位从业者透露,OTA付费升级已成为行业内的一种营收手段:“尽管用户吐槽不少,但实际续费率并不低。”




此外,智能车型的维修成本也显着高于普通车型。

一位维修过小牛边撑的用户向Tech星球透露,由于边撑内置感应器并连接车辆开关,其维修成本远超普通车型。他的车边撑感应故障,仅更换加手工费就花了100元,是普通边撑维修的数倍。另一位遭遇屏幕进水的用户则提到,仅更换一块智能屏幕就花费了400元,远高于普通车型的屏幕维修费用。

这些层层叠加的花费,让智能化从购车时的一笔溢价,变成了贯穿用车全程的持续支出。对靠电动车通勤的打工人来说,买车本是为了图个方便实惠,可如今智能功能带来的不只是便利,还有实实在在的负担。

高毛利溢价,智能化成杀手锏

国盛证券数据显示,2025年4月底,国内电动两轮车保有量已超过4.2亿辆。相当于每3人中就有1人拥有,规模早已超越汽车。

庞大的保有量背后,是市场趋于饱和的现实,竞争也随之愈发激烈。在此背景下,车企们开始在颜值、高端化、设计感上激烈比拼,连智能化、锂电池等曾专属高端车型的配置,也逐渐下放到普通车型成为标配。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已经有 1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1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至.学.汤.礼] 2025-08-19 20:00
    你完全可以自己组装一台电动自行车,50年前就有农民骑着自己拼装的电瓶车赶集,当时很是羡慕。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8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