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他冒死拍攝中國娃娃 日軍懸賞15萬美金追殺令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張照片,你見過嗎?叫《中國娃娃》,作者是王小亭。1937年8月28日,日軍轟炸上海火車南站,導致老百姓死傷無數。這張照片就是轟炸後拍的,這個只有一歲的孩子叫王家升,在站台上嚎哭,身上還有鮮血,當時拍下這張照片的王小亭後來冒死把照片公開全世界,照片發表後,全球1.36億人目睹了這一畫面,事後王小亭遭到日軍懸賞15萬美金,瘋狂追殺,還好最終他逃過死劫。


今年是抗戰80周年勝利,大陸電影《南京照相館》上映至今23天票房突破25億人民幣,電影情節來自當年抗日血淋淋的真實故事,將鏡頭對准冒死保存日軍罪證的照相館學徒。而銀幕之外,王小亭用生命拍攝的《中國娃娃》,曾讓日軍懸賞15萬美元追殺這位“用鏡頭抗戰”的英雄。

時間回到1937年8月28日,當十二架日軍戰機對上海南站投下20多枚炸彈時,對中國老百姓無差別攻擊,站台上的人群陷入煉獄,上海火車南站的廢墟裡,一個滿身血幼童坐在斷裂的鐵軌旁嚎哭。


戰地記者王小亭在濃煙與哭喊聲中穿梭,用電影膠片記錄下天橋坍塌、車廂翻覆的慘狀。裝膠卷時,他發現鞋底已被鮮血浸透。突然,一陣啼哭撕裂了死亡般的寂靜。他內心一驚,“就在鐵軌旁!”回頭一看,還是強褓中嬰兒渾身是血坐在廢墟哭泣,父母已死於坍塌的站台。

王小亭按下快門的瞬間,鏡頭捕捉的不僅是孩子的淚水,更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創傷。日軍殘暴的一幕被鏡頭永遠定格,這張《中國娃娃》(Chinese Baby),於1937年10月4日首次公開 (另有“日軍空襲下的上海南站兒童”等譯名),登上美國《生活》雜志封面,震撼世界,同時揭開日軍侵華暴行的鐵幕。

照片發表後,全球1.36億人目睹這一畫面。國際社會震驚於日軍對平民的無差別屠殺,美國紅十字會將其用於募捐海報,聯合國前身國際聯盟也以此為據譴責日本暴行。




然而,面對這張照片,當時的日本軍方跟電影《南京照相館》情節一樣,也是極力狡辯、掩蓋事實真相,說王小亭的照片是擺拍、造假,後來又說是誤炸。事實上,上海南站遠離戰區,沒有任何軍事設施,日軍的轟炸就是針對平民,狡辯更是無稽之談。




原始膠卷曝光後,之後日軍隨即展開瘋狂報復,懸賞15萬美元追殺王小亭,並試圖通過外交施壓迫使其沉默。面對日軍的死亡威脅,王小亭不得不化名逃亡。一次,他險遭日本商人“偶遇”刺殺,幸因友人邀約喝茶躲過一劫;另一次在租界被捕時,他拼命掙扎引來巡捕,才免於被押送至日軍手中。這段逃亡經歷,成為抗戰時期中國記者群體縮影。

慶幸的是,王小亭最終躲過了這一劫。照片中的主角嬰孩王家升,背負著血色童年,他被紅十字救護隊送往孤兒院,後被蘇聯僑民收養。成年後成為石家莊鐵路工人,背上永遠留著彈片疤痕。199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有日本記者輾轉找到他,老人只說了句,“我恨戰爭,但更恨遺忘。”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153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