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紐約新聞: 真實特寫:紐約的哈林區,中國的蒲公英!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M286學校官網


在這裡,我與“家校溝通委員會”的傑西老師(Ms. Jessy)搭檔,在她的幫助和介紹下,從學術視角觀測在紐約公立教育系統裡,種族、性別和階級如何影響家庭、社群和教育

每周一清晨,我從116街哥倫比亞大學熙熙攘攘的公交站登上那趟北行的公交車。當我在125街與拉薩爾街(La Salle Street)的交匯處下車,雙腳落地的瞬間,便踏入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紐約:一個被我的課程描述為“資源分配不均、以非裔和墨西哥裔居民為主、治安挑戰顯著”的哈林區腹地。


街頭的景象沖擊著感官:行人的膚色幾乎清一色變成了深淺不一的棕與黑,路旁偶爾能看到坐著輪椅、眼神茫然的流浪老人,或是三兩成群、高聲談笑的男人,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緊張感。

作為這條街上十次有九次唯一的亞裔面孔,盡管只是5分鍾的路程,我依然每次都下意識地將裝著電腦的背包緊緊抱在胸前,加快腳步,目光低垂,試圖減少存在感,快速穿過兩旁布滿斑駁塗鴉的街道。最終,我的目的地——M286公立中學的鐵門出現在眼前。

M286與一所小學、一所高中共享一個迷你校園,被高高的圍牆環繞,自成一體。清晨上課後,外側的大鐵門總是緊閉。我按下門鈴,片刻後,由2~3位配槍警察把守的前台才會開門放行——這就是紐約公立教育系統中安全級別較高的“Scanned School”(配備安檢掃描系統的學校)的日常。

第一次經歷安檢閘機時,我手忙腳亂,不僅背包要過掃描,連皮帶也被要求解下。安檢區左手邊,就是M286的區域:一條並不寬敞的長廊,串聯起兩側五六間教室和幾間辦公室,構成了這所中學的全部教學空間。


物理空間上的局促,形成了我對這所學校的第一道認知。這與我熟悉的美國大學圖景,隔著一條巨大的鴻溝。



|哈林區街景




在略顯嘈雜的長廊盡頭,我找到了對接人傑西老師。她正深陷在一場關於學校出勤率的月度例會中。會議室裡坐著幾位本校老師,還有來自區教育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氣氛凝重。

冰冷的數字觸目驚心:這所迷你初中有約70名學生,在每個年級的二十多人裡,僅有一到兩位全勤者,其余的學生中則有約5名“極度嚴重缺勤者”、5名“嚴重缺勤者”,剩下的人也每兩周會有一兩天無法來到學校。面對這種情況,學校將下學年的目標定為全員93%的平均出勤率,但現實卻如一道深壑橫亙眼前。

傑西老師揭示了更令人深思的真相:“孩子們其實想來學校,渴望和朋友們待在一起。問題根源常常在家長身上,在哈林區的土壤裡。”除去病假,請假條上的理由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家長主動要求孩子缺課,因為需要初中的孩子在家看護年幼的弟妹;為了全家在淡季價格便宜時出游;或是將辦理政府事務的預約強硬地塞進孩子的上課時間。大部分家長並不完全理解按時出勤對於孩子在校表現甚至升學結果的重要性,在他們眼中,學校只是一個免費的托兒所,一個能夠提供兩頓飽飯的食堂。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